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8)
期刊文章(30)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8)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3(4)
2012(4)
2011(5)
2010(10)
2007(5)
2004(2)
2001(1)
1998(4)
1996(2)
按来源分组
人民法院报(8)
法律与生活(4)
京华时报(2)
政府法制(2)
法治(1)
民主与法制(1)
深圳特区报(1)
浙江法制报(1)
农村天地(1)
法制日报(1)
革命老区法院司法能力建设论坛在临沂举行
作者:赵峰  来源:山东审判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人民司法  副院长  最高人民法院  能力建设  法官  革命老区  黄松  论坛 
描述:研讨。本次论坛秉持“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追求”这一口号,围绕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与司法能力建设、老区法院司
陈卓伦:一个“明星律师”的倒下
作者:刘天明  来源:记者观察(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省  律师事务所  律师界  黄松  高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律师协会  检察机关  明星  法官 
描述:在广东省律师界,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卓伦,可谓是大名鼎鼎的通天能人。陈卓伦的知名度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年轻有为,凭借自己的勤奋敬业创造的辉煌业绩,为业内人士望尘莫及,高看一跟;二是他曾经与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已判刑)和广东省
没有“司法”的司法腐败,没有“职业”的职业伦理:从黄松有案
作者:郭晓飞  来源: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腐败  法律职业伦理  司法审判  司法独立  司法权威  法律人  黄松  法官  案件  职业主义 
描述:一、滥用"司法腐败"是一种"过度概括的谬误"马克思曾经有一句名言:"德国的现实是如此的粗鄙,以至于都不值得理论家分析了。"这是中国学术界对于司法腐败甚少进行界定的原因吗?似乎没有必要具体分析,任何人都可以知道什么是司法腐败。哈耶克当年对"社会正义"这个词进行了"拟人化谬误"的诊断,我效法先贤
材料作文自选厅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羡林  青蛙  大阪  京都  法官  牧场  王安石  羊羔  梁思成  中学生 
描述:法官的妙计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然,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
查处黄松有对法官队伍建设有何警示?
作者:暂无 来源:每日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社华社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10日下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请代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就法官队伍建设发表谈话。 报告中说,针对法院队伍中发生
黄松有“落马” 对法官队伍建设 有何警示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晨6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针对社会各界对工作报告和法院工作中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 【报告摘录】针对法院队伍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首先在机关内部认真排查、重点整治容易滋生腐败的岗位和环节,要求各级法院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司法
原大法官黄松有被判无期徒刑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押解黄松有的车队驶离法院。 本报实习记者杨天啸摄 本报讯时隔一年零三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案件已水落石出。昨天上午,廊坊市中院以黄松有贪污、受贿510余万元判处其无期徒刑。据悉,本案黄松有退赃578万元。 此前坊间流传,黄松有喜好女童、与黄光裕案有牵连并涉及中诚广场执行案,但此
黄松有案:法官沦为罪犯的省思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19日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受贿罪和贪污罪罪名成立,一审判决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黄松有是60年来国内受审级别最高的大法官,史无前例。此番肃贪风暴中被绳之以法,凸显中央反腐决心,理应给予掌声;但大法官沦为罪犯,也需中国法律人思索再三。 衡诸环
李浩培法官在海牙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浩培法官在海牙逝世 联合国前南法庭法官李浩培先生不幸于十一月六日在荷兰海牙红十字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一岁。李先生早年曾获得东吴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赴英国研究国际法。一九九三年他被中国政府指派为常设
“钱法官”陶成刘飞田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11日上午9时40分,某银行一楼大堂经理对五河县法院钱士明副院长连声道谢:“多给2万多元工作人员没发现,你反倒立刻回来告诉我们,太感谢了。” 原来,上午9时许,钱士明副院长到银行服务窗口从存折中取钱,他对工作人员说,要取2万8千元。工作人员将取款凭证打印好,递给他签字。由于办事匆忙,他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