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应是同盟会的成立
作者:高升斗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史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  历史概念  鸦片战争  发展史  史学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族  太平天国 
描述:代,都有其特定
治国者的困惑
作者:范炯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人生  民族  王安石  明太祖  吕不韦  要义  君臣  交响曲  休止符  “无为而治” 
描述:对于伟人,我们的前辈已经仰观得尽够、赞颂得尽够、艳羡得尽够了。 颂歌自有其生生不息的旋律,我们深知。而此刻,我们只着眼于社会人生的变奏,着眼于“英雄交响曲”中
成都的春节
作者:江玉祥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成都  幸福  精神  美好生活  民族  王安石  传统文化  文化意识  节日文化 
描述:,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记忆,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创造和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遗产,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和智慧的源泉。薪火相传
礼、俗与语言
作者:许嘉璐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语言  弓身  文史工作  史志  《周礼》  天官  民族  《礼记》  亚父 
描述:,“礼俗”被放置到与法则、禄位、刑赏等“国之利器”以及被列为“国之大事”的祭祀并驾齐驱的地位。《大宰》的八则之中,驭官用法,驭吏靠废与置,驭士则以禄与位,驾驭驱使无权无位的老百姓呢,就靠礼俗的引导和约束。而“民”对上又是有义务的,所以在“驭士”与“驭民”
论康熙的历史地位——对刘大年同志《论康熙》一文的商榷
作者:袁良义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族人  康熙  历史地位  西方殖民主义  民族  官僚地主  国内外形势  手工业者  明末农民战争  封建生产关系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康熙曾经作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刘大年同志在近作《论康熙》一文里,对于这位历史人物出现时的国内外形势,他的个人作用及其阶级局限性,都进行了若干生动而精采的分析。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打算一面尽量汲取该文的优点,一面对其中觉得需要商榷和述说得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仅供讨论和补充的意见。
善于学习才善于治国
作者:许木咏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向西方学习  吉田茂  王安石  日本人  博物馆藏品  治国  民族  考古发现  明治维新  玛雅文明 
描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王安石《文集》——题记世界的机遇只是留给善于学习的民族。考古发现的玛雅文明,至今仍有不可破解之迷,数千年的文明令人
安得文武双全法 寻找失落的全才培养之道
作者:宇玄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孔子  中华文明  梁启超  道精神  武德  武士道  身体素质  民族  崇文 
描述:民族对文化获得重新认知。
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
作者:罗炽 刘泽亮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
王安石与我国古代的民族学校教育
作者:张树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北宋神宗即位后,认为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遂起用王安石(1021—1086)变法。变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在关于改革科举考试,整顿学校教育的事宜中,把发展民族学校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北宋
民族论坛1996年主要文章索引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要文章  1996年  民族学  唯物主义  哲学观  民俗学  巴文化  陈自明  索引  车改 
描述:民族论坛1996年主要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