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沈凤阁病辨治心法
作者:马健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内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沈凤阁 
描述:确地处方遣药。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以脘部痞
《未斋杂言》与《黎子释》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作者:王钦华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黎近  《未斋杂言》与《黎子释》  思想艺术特点 
描述:明代临川作家黎近创作了《未斋杂言》与《黎子释》两卷笔记体小说。这两部小说产生于明代早期,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其鲜明的特点。对于我们研究明代笔记小说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思想艺术
王英培老中医证治验五则
作者:叶子青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中医  少阳  泽泻饮  心脾  炙甘草  外伤科  医学流派  崩漏  专员公署 
描述:将其证治验,整理点滴如下。
"青衣"回归戏曲舞台--议陈俐和赣剧《青衣》
作者:康式昭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衣》  戏曲舞台  回归  赣剧  《临川四梦》  电视连续剧  名著改编  汤显祖 
描述:不合适那不理想,无果而终。这时,名导谢平安向她推荐了电视剧《青衣》,找来一看,对眼了,大喜!便有了“青衣”回归戏曲舞台之旅。
 谈 浅谈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云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 王益群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古人云:文以载道,书以传情。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绝活,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人神往。在华夏文化长河中,书法艺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凡冠婚丧祭、四时八节以及朝廷、庙宇、宗教、宗祠、商铺、民居等等装饰,都离不开这道亮丽的风
汕头对台交流合作优势独特——访海协会副会长、《两岸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汕头对台交流合作优势独特——访海协会副会长、《两岸关系》
宋杂剧、扮与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杂剧  北杂剧  南戏  宋金杂剧  元杂剧  行当  正杂剧  汤显祖  院本  剧目 
描述:宋杂剧、扮与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苏子裕演出角色按行当分派,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色。编撰剧本、导演构思、编腔配曲、演员分工、人物造型都必须考虑行当。每个剧种都有相应的行当体制。考察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著阅读札记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著阅读札记
从凌初的《谭曲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描述:从凌初的《谭曲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初的《谭曲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著阅读札记)
作者:朱尚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著阅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