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用事实论据有技巧黄松海
-
作者:黄松海 来源:初中生(三年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选用事实论据有技巧黄松海
-
以谬制谬,令人口服心服的幽默技巧
-
作者:宋桂奇 来源:喜剧世界(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荒谬 苏东坡 梁山泊 士大夫 人之道 王安石 谬论 说话人 类比推导 幽默技巧
-
描述:日常交际中,面对他人的谬论,如果我们一本正经地摆事实、讲道理,多费口舌不说,倘若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主儿,他还有可能胡搅蛮缠、大讲歪理。因此,一种极为可取的方法是,我们先不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
作者:徐岸慧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生思维 教师 语文教学 班主任 陆九渊 课堂气氛 提问技巧 引导 语文课堂
-
描述:每次开班主任会的时候,抬头见墙上一匾,总会温习一番。那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的一段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反复思量,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疑问、教师的引导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不止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
-
从诗话看王安石诗歌的文字技巧
-
作者:丁国智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王安石 王安石诗 修辞 文字技巧
-
描述:创作的文学评论中,厘出诗话对王安石诗中的文字技巧,以及批评和看法,而诗话作者们,又是以何种角度审视王安石的诗歌写作技巧,从历代的诗话之整理中,本文试图从链字、对偶、用典等方向来管窥王安石的文字技巧
-
剧本剖析 剧作原理及技巧(续)
-
作者:黄维若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斯特林堡 弗洛伊德心理学 杜丽娘 梦境 莎士比亚 无意识 人物关系 戏剧人物 戏剧家 汤显祖
-
描述:2.梦幻中的戏剧人物梦是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的活动。上古人们认为梦是未来要发生某种事情的预兆,或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之重现,或是神喻。此看法长期流行。今天我们对梦的认识,相当程度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因为他对梦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认为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周礼与文学
-
作者:丁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仪礼 礼记 诗经 神话 金文
-
描述:的产物。大量的青铜器铭文也是周礼的产物,它们中间不少篇章堪与《尚书》媲美,它们是中华文学中个人创作的滥觞。
-
文学与“镜子”
-
作者:蔡田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镜喻 西塞罗 文学主张 体格声调 胡应麟 喜剧 文学比喻 兴象风神 “镜子说” 《堂·吉诃德》
-
描述:雷特》也引西塞罗这句话,说演戏的宗旨是:使自然照一下镜子,使德行自睹面目、轻狂瞧见本相,使当时的世道人情看清自己的形态和印象。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鼻祖斐尔丁也有“镜子说”,认为,小说的目
-
论文字与文学
-
作者:胡青宇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汉文学 十八世纪 语言学转向 文字语言 柏拉图 古希腊 哲学 汤显祖 文化
-
描述:论文字与文学
-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文军 来源:文教资料(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我国古代 小说家 浪漫主义文学 散文 文学体裁 作家作品 汤显祖 窦娥冤
-
描述: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答案:B(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