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2)
报纸(20)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0)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8)
2012(11)
2011(24)
2010(7)
2009(9)
2006(13)
2005(6)
2004(7)
2003(2)
2000(7)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6)
其它(4)
群言(1)
文学自由谈(1)
江苏政协(1)
前线(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滁州师专学报(1)
纵横(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刘绍棠与胡耀邦的友谊与交往
作者:祖丁远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绍棠  胡耀邦  交往  反党反社会主义  反右斗争  共青团中央  同志  友谊  良师益友  大运河 
描述:他一生命运的坎坷经历 和他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还着重谈了他和胡耀邦的交往和友 谊。$$ 刘绍棠曾深情地
我与刘绍棠、刘振堂的交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鸿声 我认识两个姓刘的作家朋友:一个是出生在大运河畔的北京通州的刘绍棠,一个是出生于拒马河发源地河北涞源县的刘振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刘绍棠就读过的河北通县潞河中学和我在读的河北宣化中学(现改为宣化一中)都是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当时河北省各个重点中学很流行校际交流、相互学习。一天,我突发奇想
胡耀邦与刘绍棠的交往
作者:李永军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胡耀邦  交往  《中国青年报》  乡土文学作家  团中央  谈话 
描述:深思回味。
“应是毛公好学生”——邓子恢与毛泽东的交往
作者:符维健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子恢  《湘江评论》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闽西  红四军  中央苏区  “左”倾冒险主义  “左”倾教条主义  朱毛红军 
描述:早年,邓子恢与毛泽东相识在创建苏区的革命征途中,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为了共同的理想,他有幸跟随毛泽东,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演绎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情结。
阳明後学与禅师的交往及其涵义
作者:黄文树  来源:玄奘佛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後学  禅师  王畿  罗汝芳  李贽  周汝登  陶望龄 
描述:憨山德清、達觀真可、湛然圓澄、雪浪洪恩、郎目本智等禪師,都有一定的交流互動,在明代萬曆年間共譜儒士與方外熱絡結納的歷史圖景。其交往之涵義至少有三:一是促進佛教法義傳播,二是體現援佛入儒學風,三是厚積
心香一瓣寄往天堂的文字王谦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这是我一年前写给一位名叫阿朵的文字。在一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想用这段文字来作为文章的标题。尽管在去年,当写下这段自认华美的文字之后,再也无法继续下文。但在此时一个安静的午夜,无论如何我都要好好
陈丹燕:作家应是文字锤炼者
作者:暂无 来源:上饶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丹燕:作家应是文字锤炼者
陈丹燕: 作家应是文字的锤炼者
作者:杨竞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丹燕: 作家应是文字的锤炼者
殷墟玉璋朱书文字蠡测
作者:王辉  来源:文博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书文字  甲骨文字  《说文》  历史语言研究所  殷墟甲骨文  《周礼》  古文字  刘家庄  三星堆  郭沫若 
描述:1985年5、6月间,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发掘殷代墓葬62座,在其中十多座墓内的扰土中发现玉璋,上边多有朱书文字痕迹。由于玉璋长期湮埋在地下,经自然腐蚀,不少字已完全褪色。能辨认文字的玉璋残片共
岣嵝碑文应是春秋战国间文字
作者:高景成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岣嵝碑文应是春秋战国间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