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6)
报纸(6)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9)
历史名人 (48)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1(1)
2009(6)
2008(3)
2006(8)
2005(7)
2002(3)
1999(3)
1990(1)
1981(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
其它(5)
艺术百家(3)
文学报(2)
戏曲艺术(2)
安徽新戏(2)
陕西戏剧(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
中文自学指导(1)
兰州学刊(1)
汤显祖对《杜丽娘记》的创造性改编
作者:江巨荣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改编  汤显祖  杜丽娘  创造性  《牡丹亭》  作者  戏剧  剧作 
描述:一、汤显祖发现《杜丽娘记》的戏剧价值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据前人小说改编的。作者在题词中说:“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雎阳王收拷
瓜棚女杰(根据刘绍棠中篇小说《瓜棚柳巷》改编)
作者:于力  来源:银幕剧作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瓜棚女杰(根据刘绍棠中篇小说《瓜棚柳巷》改编)
《邯郸梦记》改编的题内题外之争
作者:黄文锡  来源:剧本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意识  汤显祖  改编者  舞台演出  戏剧家  传统戏曲  原著  现代手法  杜丽娘  观众 
描述:一去岁末,江西省赣剧团赴京参加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70周年纪念活动,演出由陶学辉改编的《邯郸梦记》(剧本见本刊1986年10期),反响不一,褒贬各异。褒之者说它填补了汤氏名著在戏曲舞台演出上
惶恐的探索——改编莎剧《无事生非》为黄梅戏的断想
作者:金芝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剧  黄梅戏  中国戏曲  莎士比亚戏剧  剧本  戏曲结构  中国观  语言  汤显祖  环境的矛盾 
描述:最佳结合之点。
浅谈石凌鹤对戏曲、历史剧的改编和创作
作者:汪义生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民族戏曲  改编  戏曲作品  话剧  创作思想  地方戏曲  小资产阶级  汤显祖  戏剧 
描述:想上引起很大震动,剧团的演出群众不欣赏,这就失去了宣传鼓动的作用。凌鹤回顾了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苦苦地思索原因。当时的小资产阶级戏剧工作者都相当轻视民间传统戏曲,认为唯有话剧是戏剧正
又是一曲《风流梦》——关于《牡丹亭》及其华剧改编
作者:赵俊玠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改编  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  柳梦梅  文艺思潮  王学左派  现代观众 
描述:的根本没有,就是改编本,也极少演出.这实在是一件今人遗憾的事情.
曲江风月(据明·徐霖《绣襦记》改编
作者:胡小孩  来源:戏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江风月》  胡小孩  文学作品  戏剧文学  越剧  中国  当代作品  浙江 
描述:曲江风月(据明·徐霖《绣襦记》改编
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改编和读者接受初探
作者:张珂 黄建荣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本改编  文本改编  读者接受  读者接受 
描述:文章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先将剧本与汤显祖的原著《牡丹亭》进行了文本改编对比分析、讨论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读者接受。
以剧为戈-传奇《绿牡丹》的写作与吴炳的改编
作者:林芷莹  来源:清华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体仁  《綠牡丹》  復社  吴炳  粲花斋改编 
描述:以剧为戈-传奇《绿牡丹》的写作与吴炳的改编
清风明月知无价──荐黄梅戏《牡丹亭》
作者:韦吉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黄梅戏  明月  汤显祖  比较文学  莎士比亚  戏曲舞台  艺术形象  现当代  代表作  98年  戏曲家  临川派  杜丽娘  学者  改编 
描述:清风明月知无价──荐黄梅戏《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