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
学位论文(7)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
地方文献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5)
2008(2)
2006(4)
2005(2)
1998(3)
1996(5)
1995(4)
1994(2)
1986(2)
198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7)
文史知识(1)
剧影月报(1)
文教资料(1)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天津政协(1)
中华文史论丛(1)
河北学刊(1)
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1)
中国文化研究(1)
《三字经》是什么货色
作者:易仁森 张艮玉 汪新平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阶级  统治阶级  王应麟  三纲五常  劳动人民  急就篇  三字经  训诂  中国封建社会  程朱理学 
描述:《三字经》是南宋末年王应麟编纂的一本发蒙课本。全书仅仅三百余句,不到一千一百字,但字字句旬都浸透着孔孟之道的毒汁,是一部五毒俱全的大毒草。它出笼以后,得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儒生们的欣赏。他
论宋代的语言学变革
作者:申小龙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学  朱熹  《朱子语类》  宋代语言  “理”  训诂  文本语言  王安石  诗集传  经典文本 
描述:中国古代语言学在宋代由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发生了深刻的思想变革。这一变革在清代曾因“汉学”和“宋学”的门户之争而广受讥评。清代主张保守汉人学说的经学“吴派”视宋人性理之学为“纯是蹈空,无从捉摸”。认为“宋贤喜顿悟,笑问学为支离,弃
经济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作者:谢晓东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描述: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
《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
作者:钱慧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正义》  名物  名物训诂 
描述:献与文献之间循环操作的模式,将名物研究推进到现代名物学研究的阶段。孙诒让《周礼正义》正是产生于这学术研究新旧交替之际,在中国名物训诂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达到了传统名物训诂的高峰并对现代的名物学
试论郑玄就音求义训诂原则
作者:吴福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氏  古音  郑玄  义训  训诂原则  假借字  声训  《周礼  转语  文字 
描述: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浅谈《字说》理论对《本草纲目》名物训诂的影响
作者:罗宝珍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说>  王安石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名物训诂  影响 
描述:溯源<字说>理论来源及其本质,阐述李时珍对<字说>理论的借鉴与批判,认为对<字说>不能全盘否定,其对汉字的起源、结构及发展认识有误,造成训诂原理本质性错误,但汉字中的确存在形义有直观联系的字.
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
作者:方向东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引申  研究 
描述:代语文学》中指出,孙氏《周礼正义》训释《周礼》词语有十端,其中—端就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有引申义,有古义.据笔者在研读中统计,孙氏在《周礼正义》中共有177处运用引申来训释词义.本文在对这些用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举例归纳所用的条例和方法.
元祐新旧党争起因探源
作者:罗家祥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旧党争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吕惠卿  宋哲宗  官僚士大夫  地主阶级  经济地位  大地主 
描述:初以来的历史发展有何关联?是何原因促使其最终降临?
《回回药方》肩部脱臼复位法探源
作者:宋岘 周素珍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回药方》  《理伤续断方》  复位法  《医典》  阿拉伯  接骨者  危亦林  传统中医学  肩部  伊本·西那 
描述:《回回药方》肩部脱臼复位法探源宋岘,周素珍经过多年讨论,学术界对《回国药方》的医理来自阿拉伯医学体系的说法似已肯定。但是,不少学术专著在谈论具体问题时,就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时常动摇着这一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