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69)
报纸(109)
学位论文(25)
图书(20)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17)
地方文献 (179)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2)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81)
2012(47)
2011(48)
2010(61)
2008(36)
2007(37)
2006(48)
2002(17)
2000(8)
1999(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48)
中小学管理(2)
素质教育大参考(2)
文化学刊(1)
师道(1)
兰台世界(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长沙大学学报(1)
上海教育(1)
社会学家茶座(1)
“问题意识”与新创获:序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邓绍基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汤显祖  戏曲  博士学位论文  学术专著  中华书局 
描述:去年岁末,程芸学棣寄来他的学术专著《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问序于我,今年春天,又寄来修定稿,并说此稿系交付中华书局之最后定稿,再次嘱我写序。无奈我有约在身,四五月间应邀赴吴中和鄂渚讲课。六月上旬
一所山村学校的办学奇迹——记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中学
作者:祁靖一 张雪莲 付江泓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市平谷区  普通中学  学校  精神文明建设  “学困生”  办学  山村  半军事化管理 
描述:一所山村学校的办学奇迹——记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中学
一所姓“农”的学校——肥乡县张达中学教育综合改革侧记
作者:叶飞 董民  来源:河北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综合改革  中学教育  肥乡县  学校  毕业生  农村教育  分流教育  “绿色证书”教育  人参果  实用技术 
描述:留下,把钱掏出来!” “好吧!你等着,我把钱给你们掏出来。”行路人把自行车架在路边,
校长,应是学校之魂——与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对话
作者:姜广平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长  高级中学  学校  《教师之友》  采访  对话  委托  张家港 
描述:高万祥: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苏州市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现任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董事长、校长兼书记。
白燕升:戏曲不应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
作者:王宏伟  来源:新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戏曲  流行歌曲  观众  民族舞蹈  节目录制  北京京剧院  小众化  传统继承  题材选择  制片人 
描述:白燕升:戏曲不应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戏曲《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作者:许艳文  来源: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王学左派  程朱理学  莎士比亚  戏曲  封建礼教  王阳明学说  人文主义者  浪漫主义者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气节文章独超迈 平生心折若士翁——蒋士铨戏曲摭谈
作者:徐国华 陈志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士铨  《传统与个人才能》  文章  气节  戏曲  艺术家  汤显祖  艾略特 
描述:英美现代派奠基人之一的艾略特在论文名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从来没有任何诗人,或从事任何一门艺术的艺术家,他本人就已具备完整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就是对他与已故诗人和艺术家之间关系的评价。"①比汤显祖晚170余年的蒋士铨,平生瓣香玉茗,与汤显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郭英德 范红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嬗变  戏曲  晚明  “问题意识”  成果  视域  认识活动 
描述:在于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吴炳《粲花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车泫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粲花斋五种曲 
描述:在晚明剧坛上,“阳沈之争”引起了许多戏曲家折衷两家长处的趋向,其中吴炳在实际创作上被认为是这类代表的作家之一。作为临川派的作家,他也看重调声协律的问题,因此他的《粲花齐五种》对清初戏曲家影响较大
学校当成家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玉最好的时光都交给了学校和她的学生都市时报记者 杨赋 为了学生不失学,她踏遍了山乡的每一个自然村。她扮演的角色既是老师、校长,更是母亲。学生是她难以割舍的伙伴,当她带着“做学生喜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