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香”重构《浣溪沙》的主题
-
作者:陈兴友 来源:当代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香” 重构 解读 夕阳 晏殊
-
描述:,追忆昔日的欢聚,对比反衬别后的哀愁。同时描写落花归燕,抒发春归人去的惆怅。参考书及教师们的解读,我认为忽略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所以除了上面解读具有的情感外,我认为还有另一层
-
解读诸经(下)
-
作者:黄济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读 《礼记》 《十三经注疏》 《大戴礼记》 《周礼》 《三字经》 《礼记注》 《礼》
-
描述:解读诸经(下)
-
解读1+1>2
-
作者:邬小梅 来源:半导体技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购 科利登公司 陈绪 中国公司 家文化 总经理 科技 记者 采访 解读
-
描述:2004年6月,美国科利登公司完成了收购从事高端SoC测试设备的恩浦科技,此收购案从完成到现在已四个多月了,合并后的全新科利登公司营运情况如何,怎样将两家文化理念不同的公司整合成全新的公司,是所有关心科利登的人所关注的,因此,本刊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科利登中国公司的总经理陈绪先生。
-
“啼红”解读
-
作者:刘宏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鹃花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解读 高等学校 意象 徐朔方 艺术表现力 戏曲研究
-
描述:较广的由徐朔方、杨笑梅校注
-
解读淘宝B2C
-
作者:李黎 来源:IT经理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B2C 解读 航空公司 公开场合 数码家电 刘绍勇 董事长 化妆品
-
描述:淘宝目前要做的是左右手互博——自身完成从C2C到B2C的转型。马云和史上最锐意渠道改革的航空公司掌门人——东航董事长刘绍勇的合作已经沸沸扬扬。
-
解读几首古诗
-
作者:聂海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中国古诗 解读 二年级 王安石 中国诗词 使动用法 白居易 温庭筠 玉门关
-
描述:我对于中国诗词的爱好,始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的王安石的《咏梅》和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等诗。那时读古诗常觉得难懂,不能入其堂奥,
-
课例反思时时有 教师发展步步高——教学应是一种学术活动
-
作者:罗增儒 来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活动 教师发展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课例 教学 几何证明 《数学》 案例
-
描述:1课例反思时时有——“案例研究”的呈现1.1通过研究案例来说明“案例研究”案例1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进.人教社高中课标教科书《数学》(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讲的第一节课
-
应是“绿”肥“红”瘦:薛法根《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赏析
-
作者:廖纪元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段 燕子 教学 概括 引导学生 赏析 词语 课时 赶集 第二自然
-
描述:【教学片段】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
-
文本中的时间之谜:张锐锋的“新散文”
-
作者:李森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 想象力 云冈石窟 时间 历史学家 王安石 博尔赫斯 历史事件 阅读者 心灵
-
描述:在追忆过去的多种方式中,历史学家的追忆和文学家的追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些雄心勃勃的历史学家,为了找到在事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抹去事件表面覆盖的尘埃,使每一个事件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穿在不停地向某个方向拉长的时间之线上,让历史的过程熠熠生辉。他们总是绞尽脑汁,从故纸堆、考古发掘的各种
-
闲愁最苦--《珠玉词》文本解读之一
-
作者:李康化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文本解读 死亡恐惧 晏殊词 《破阵子》 清平乐 梧桐 《菩萨蛮》 寿词 死亡意识
-
描述:什么大的波折②,就很自然地继承了五代词风的绪余,酷爱和他一样身居相位的冯延已词作,把词当成娱乐遣兴的工具,或写男欢女爱,轻歌曼舞,或写那些枯燥无味的祝颂之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认为晏殊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实乃偏颇之见,由晏殊“未尝一日不燕饮”而谓其生活豪奢,也难免断章取义之嫌。《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善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顷见苏丞相子容尝在公幕府,见每有嘉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后,案上已集然矣。稍阑,即罢。遣歌乐日:‘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这则记载明白地告诉我们,曼殊是“奉养权约”的,只是在招待嘉宾时,才备办果实蔬茹,伴以歌乐。从“汝营呈艺已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