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6)
报纸(35)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5)
地方文献 (18)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6)
2012(8)
2008(14)
2006(5)
1997(6)
1995(5)
1994(4)
1990(5)
1988(3)
1987(2)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2)
孔子研究(1)
中州今古(1)
新教师(1)
科技文萃(1)
新闻记者(1)
中学语文教学(1)
雨花(1)
宁波日报(1)
江苏高教(1)
?鼎铭文通释译论
作者:王慎行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师  通释  译论    尔雅  《周礼  《说文》  皇考  李学勤  初文 
描述:研究。 《■鼎》一器诸家虽曾涉及,但未对全铭作笺注和考证。兹不揣谫陋,试作通释译论,以就正于读者。 一通释 铭十九行,行十字,合文六字,共一百九十六字,今释之如次: 唯王八把正月,展才(在)丁卯
中小学班主任应是学生心理保健
作者:卞佩峰  来源:班主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小学班主任应是学生心理保健
胡耀邦:刘绍棠的终身之
作者:杨建民  来源:湘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耀邦  刘绍棠  乡土文学作家  文学创作  生平事迹 
描述:胡耀邦:刘绍棠的终身之
艾南英的古与反骈
作者:于景祥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古文家    欧阳修  六朝  陈子龙  韩愈  批判  路径问题  辨析 
描述:由此上溯到秦、汉散体古文,反对前后"七子"直接取法秦、汉古文的主张,又对取法六朝骈文的倾向和路径予以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他还从体制上对骈文和散体古文进行辨析,大力推尊古文,极力批判、否定骈文,在骈文批评方面既有贡献,又带有明显的偏见。
论北宋南丰曾家族诗词创作
作者:吕肖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族诗词  曾巩  曾布  曾肇  魏夫人  曾纡 
描述:其是曾巩、曾肇诗歌风格差异最大,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肇诗如词,在宋调已经成型的元祐及其以后时期,保持着与秦观一样的边缘化诗风。兄弟二人同父异母,年龄相差几乎三十岁, 虽有师承关系且感情深厚、性格相近,但因为诗歌审美趣味等不同,所以风格差异颇大。这是家族文学的一种范例。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为其在词曲史以及戏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其妻魏夫人、其四子曾纡诗词创作声名远播,一家三人均能创作诗词,成为宋代文学史上少见的夫唱妇随、子承母教的文化现象。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的赠答唱和,不仅显现出诗词作为家族成员之间一个重要联系纽带的作用,而且透露出家族成员的关系与家族意识。家族成员间的赠答唱和,...
王安石与释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
作者:张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王安石与释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
北宋临川王家族及文学考论
作者:汤江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临川王家族  王安石 
描述:临川王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南方文学家族。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蓬勃活力,及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成果,至今犹让人仰慕、惊叹不已;它在唐宋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具有极重要、极丰富的文化
《考工记·磬》验证
作者:孙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考工记·磬  验证 
描述:或者著者国别。也有学者已经运用了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但他们关注的重点,几乎均是目前所见的出土石磬与《磬》的表面关系,而未对大量的出土资料逐个进行与《磬》关系的分析。作为一种乐器,其音乐学内涵无疑
宜黄县发现王安石《乐源流前序》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江西省宜黄三中教师叶修武最近在1907年木刻版《乐十三修宗谱》卷中,发现北宋宰相王安石于熙宁八年(1075)所写的《乐源流前序》全文,约1000字。 王安石在序中追述了北宋御史台乐史
张铭清为连大酒店题词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铭清为连大酒店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