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成意态在虚描:温庭筠词法一例
-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态 性格 仕女 美术 温庭筠词 审美 摄影师 利用人 艺术形象 王安石
-
描述:中,当然是间接的。不过相对的来说,也有比较直接的地方。比如陆游的“古砚微凹聚墨多”,就和画家的静物写生相当;苏轼的“林缺湖光漏”就和大自然的美术摄影相当;杜甫《房兵曹胡马》的“竹批双耳峻,
-
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
-
作者:林振礼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泉州 文庙府学 石笋 士人心态 审美 王安石 高惠连
-
描述:思想情感、审美选择等文化心态。
-
理发
-
作者:金锡逊 来源:文学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傅 色调 头发 理发师 技术难度 王安石 剃刀 越王勾践 人身攻击 审美
-
描述:犹如大企业一样垄断了当地。居民、农民在这里理发,就是区长、镇长也在这里理发。
-
一块玉牌中的民俗文化
-
作者: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王安石 鉴赏价值 玉器 收藏 艺术品 座右铭 审美 变迁 材质
-
描述:不论朝代怎样变迁,玉制品的凝重,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随的对象。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成为历代中国人修生养性的座右铭,也由于玉器集艺术和财富于一体,因而它也是极具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
-
编导的超前意识与观众的审美定势
-
作者:邹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接受 审美定势 超前意识 审美需求 剧作家 汤显祖 曹禺 戏剧文学 导演 演出
-
描述:易为观众接受,才容易见好、爆满,而这无疑是剧作家、导演们梦寐以求的好
-
江西历代审美文化的基本走向
-
作者:汤文进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文化 汤显祖 江西诗派 美学思想 黄庭坚 审美理想 清代江西 现实主义 基本走向 陶渊明
-
描述:江西历代审美文化的基本走向汤文进自古“江西乃豫章之郡”,豫然有章,较早地对南北文化进行了综合。若置诸毕夏文化总背景上来审视,则可发现其作为观念形态的审美文化(含美学思想与艺术创作两个方面)的发展曲线
-
“发烧”应是自我审美的体现
-
作者:唐明跃 来源:社科信息集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发烧”应是自我审美的体现
-
明代的审美世俗化运动及其启示
-
作者:樊美筠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宏道 大众化 李贽 审美取向 通俗文学 世俗化倾向 “雅” 启示 《金瓶梅》 汤显祖
-
描述:学术界目前对审美大众化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大都偏重于将其当作一个给定的事实。然而,要深入理解当代文化中的审美大众化趋向,很有必要将其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的审美大众化乃是
-
“苔衬”的审美功能及其表现艺术
-
作者:邓嗣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功能 表现手法 颊上三毫 传统绘画 王安石 写作教学 衬托 作家 无关系 形象
-
描述:,信不可缺者。又谓山容易,点苔难,此何得轻言之”?(明·唐志契《志
-
晚明小品的审美特征
-
作者:夏咸淳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审美特征 艺术散文 小品文 袁宏道 古文家 小品散文 中国散文史 散文创作 汤显祖
-
描述:默,博采活的语言,绝少陈言腐语,钩章棘句;它是从“原本六经”、“根极理道”的传统文论中解放出来,取得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散文。晚明小品的繁荣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三百年后“五四”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