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唐代阿弥陀佛图像的否定问题与曾布川宽教授商榷
-
作者:李凇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弥陀佛 龙门石窟 《无量寿经》 《大正藏》 释迦佛 曾布 观世音 无量寿佛 三世佛 敦煌莫高窟
-
描述:论唐代阿弥陀佛图像的否定问题与曾布川宽教授商榷李凇在缺乏造像题记文字的情况下,对图像的性质和意义进行解读,一般是依据图像自身的样式、造像组合方式及其环境。然而,由于佛经与图像并非总能一一对应,佛经
-
唐代民间养马盛衰考--《资治通鉴》辨误
-
作者:马俊民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马业 资治通鉴 监牧养马 唐代前期 中国封建社会 新唐书 马政 司马光 辨误 王应麟
-
描述: 唐代国家监牧养马之盛,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这一点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民间养马业也曾得到充分发展的事实,却被忽略了。王应麟在评论历代马政制度时竞说,“牧于官而给于民者,唐也”,根本抹煞了唐代民间
-
宗周与成周
-
作者:吴申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穆天子 西征 成周 洛阳 周穆王 历史地理 郭璞 胡应麟 人物故事
-
描述:理之重要文献。《穆天子传》曰:西征“自宗周瀍水以西”,郭璞注:“瀍水,今在洛阳;洛,即宗周也。”古史
-
本寂与曹洞宗的最后形成
-
作者:周世泉 吴小龙 郭清照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寂 本寂 曹洞宗 曹洞宗 最后形成 最后形成
-
描述:较之良价时代,曹洞禅学的内容确乎更加丰富,体系确乎更加完整,结构确乎更加精致,表述确乎更加充分。如果说,良价为我们搭起了曹洞宗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曹洞宗的初始形态,那么,到了本寂手上,完整意义上的曹洞
-
吴宗慈传略
-
作者:何明栋 来源:修志文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宗慈传略
-
“百果之宗”:梨
-
作者:傅维康 来源:家庭用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子 百果 《诗经》 《周礼》 发源地 马王堆
-
描述:梨是很古老的果树,中国是梨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诗经》里已收载题为《甘棠》的诗篇。“甘棠”又名“棠梨”,是野生梨子。《周礼》则有采集梨果作祭祀品的记载。1972年到1974年间。考古人员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一座公元前168年汉墓里,发现有完好的梨核。
-
色雅味清是茭白
-
作者:若涵 来源:长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茭白 水生蔬菜 《周礼》 粮食作物 诗人 唐代
-
描述:香闻锦带羹”的诗句。但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不能开花结实,但基部茎干膨大,形成了肥大的肉质茎,便采以为菜,这就是今天的茭白。茭白属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除富含维生素外,还含有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茭白,以其寄生黑粉菌而形成肥大的肉质嫩茎供食用,肥嫩似笋,较笋柔软,食之脆嫩新鲜,为家常佳蔬。茭白宜拌、炒、烧、烩,也可以作汤,为素馔;也能配荤料,可切成片、丁以及滚刀块,能适应多种调味。它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此外,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本草纲目》中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功效,此外还有解毒利尿之功能。茭白的吃法多种多样,这里简单介绍一则具有食疗功效的做法:麻辣茭白原料:茭白250克,红辣椒少许。做法:将茭白洗净切成滚刀块,炒锅放在旺火上,加油...
-
明代巾、簪之琐论
-
作者:陆锡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明代 《书影》 唐代 周亮工 洪武 元代
-
描述: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不能视为一物。至于古折簪子、古折戒子和万字巾是常见之物,以致以前很少有人花功夫去研究。
-
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王安石:临川文钞
-
作者:郭预衡 俞谦 乐竟注译 来源: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唐代 唐代 译文 译文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宋代 宋代 译文 译文
-
描述: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王安石:临川文钞
-
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曾巩:南丰文钞
-
作者:郭预衡 祝鼎民注译 来源: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唐代 唐代 译文 译文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宋代 宋代 译文 译文
-
描述: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曾巩:南丰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