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1)
报纸(46)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4)
地方文献 (66)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14)
2010(23)
2008(10)
2007(6)
2006(8)
2003(8)
2002(3)
1999(2)
1996(9)
1982(4)
按来源分组
书品(3)
中国戏剧(2)
语文天地(2)
文化市场(1)
小学语文教学(1)
教育理论与实践(1)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
文学评论(1)
戏剧丛刊(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作者:田苗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李浩  中华书局  家族文化  选题  问题意识 
描述: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唐代谏官监察制度对现代企业秘书的启示
作者:钟小安 朱琪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监察制度  企业秘书  谏官  《旧唐书》  现代秘书  启示  《周礼·地官》  李世民  封建统治者  《资治通鉴》 
描述: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官,《周礼·地官》中说:“保氏掌谏王恶”;秦汉时设散骑,谏议大夫,专司谏诤。但在唐朝以前,谏官还不是正式职事官,到了唐朝谏官的名号增多,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政府的机要部门——中书。门下两省,至此谏官才成为重要职事官。唐朝中书,门下两省以谏为职的官员很多,如专事规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
作者:王水照  来源:书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浩君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序言  古代文学研究  唐代文学 
描述: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
唐代地域文学研究的拓荒之作——评李浩著《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作者:刘欢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关中士族  地域文学研究  拓荒之作  唐代文学  关中文学  牛李党争  关中地区  关中文化精神  家族文学  武力强宗 
描述:唐代地域文学研究的拓荒之作——评李浩著《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佛国的天籁之音
作者:郑汝中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敦煌石窟  研究  音乐史  中国  唐代 
描述:佛国的天籁之音
园林,不应是小区高级摆设
作者:邓建华 钟雄相  来源:海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园林工作  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  小区园林  景观设计师  园林建设  城市公共空间  绿化面积  住宅小区  同步结合 
描述:园林,不应是小区高级摆设
江南园林甲天下 二分春色在玉峰
作者:子川  来源:江苏绿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园林  甲天下  亭林园  顾炎武  林则徐  王安石  园林用石  陈从周  古树名木  明末清初 
描述: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子川玉峰山地处江甫水乡,介于苏沪之间,位于昆山市区西北冈,可称是百里平畴,一峰独秀。玉峰海拔84米,方四1.5公里,山不高,但具丘壑,水不广,而多深意,实为江甫少有之城市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作者:陈澍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承祯  宋明理学  王玄览  唐代道教  反省内求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  陆九渊  心外无物  认识论 
描述: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
唐代阿弥陀佛图像的否定问题与曾布川宽教授商榷
作者:李凇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弥陀佛  龙门石窟  《无量寿经》  《大正藏》  释迦佛  曾布  观世音  无量寿佛  三世佛  敦煌莫高窟 
描述:唐代阿弥陀佛图像的否定问题与曾布川宽教授商榷李凇在缺乏造像题记文字的情况下,对图像的性质和意义进行解读,一般是依据图像自身的样式、造像组合方式及其环境。然而,由于佛经与图像并非总能一一对应,佛经
唐代民间养马盛衰考--《资治通鉴》辨误
作者:马俊民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马业  资治通鉴  监牧养马  唐代前期  中国封建社会  新唐书  马政  司马光  辨误  王应麟 
描述: 唐代国家监牧养马之盛,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这一点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民间养马业也曾得到充分发展的事实,却被忽略了。王应麟在评论历代马政制度时竞说,“牧于官而给于民者,唐也”,根本抹煞了唐代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