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政治改革家吕惠卿述评
作者:谢在华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  述评  政治  北宋  地方官  徽宗 
描述: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授真州推官,熙宁二年(1069年),参与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长期就任地方官。政和元年(1111年)卒,年八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敏。吕惠卿为官50多年,历经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
《鲁颂·驷》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姚小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  周礼  春秋时期  出土文献  军事力量  文化意义  复兴  主旨  成就  辨析 
描述: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的辨析,指出《鲁颂》中《駉》篇的主旨在于歌颂鲁僖公振兴鲁国军事力量的活动及其成就,并指出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周礼”的重要内容,从而证明《鲁颂》当为《颂》诗一部的根据所在。
王安石实学教育思想述评
作者:黄书光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实学教育思想  熙宁  地方官学  述评  诗赋  职事  律学  范仲淹  科举考试 
描述: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敬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所以他认为,人才问题是执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才理论
“声音应是意义的回声”:论英语诗歌中的音义互动
作者:芮渝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歌  诗歌  声音  声音  意义  意义  互动关系  互动关系 
描述:运用,以取得独特的声音效果,传达诗人的某些思想和情绪。诗歌的声音元素包括头韵、元韵、尾韵、韵步、节奏、停顿、轻重音、长短音等,读者只要掌握了诗歌分析术语及其概念,就能够达成基本共识。但读者对每首诗歌音义之间契合关系的理解则具有个性区别和直觉色彩,因此,诗歌的音义互动关系也是诗歌分析和评论取之不尽的研究素材。
工资的国家意义
作者:陈键  来源:大江周刊(城市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资收入  老百姓  意义  全国财政收入  国家  王安石  世界  低工资  增长速度  公平 
描述:这几年,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外汇储备不断升高,已经突破了1万亿美元。政府财政也在迅速增长,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373.2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GDP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这一
北宋3位政治家医学教育思想述评
作者:郑兰英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学教育思想  王安石  医学人才  范仲淹  政治家  医学道德  《苏沈良方》  北宋政治  “三舍法”  述评 
描述:育的思想正是这种政治伦理观决定了他官办医学教育的思想。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是宋代由盛转衰,在外宋与夏、辽的关系紧张,在内士兵哗变、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民间缺医少药现象严重的时期。为实现其“达则济世利民”的理想,范仲淹推出“庆历新政”的第2年就提出了官办医学教育的主张。不久,中央的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便在京都开封成立。在此之前,太医署和翰林医官院医生主要来源于民间征辟和荐举,再到中央考核,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太医局”成立后,当年就招到诸科学生80余人,为中央翰林医官院等医疗机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医生来源。1.2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医学教育价值论宋以前医生的地位比较低下,韩愈在师说中曾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之说。到了宋代,儒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哲学文化背景中,范仲淹在“先忧后乐”的...
一九九五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中学语文教学  汤显祖  述评  语文意识  阅读能力  教学大纲  《进学解》  文化常识  写作能力 
描述:一九九五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对于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不少读者来信来稿表示肯定,也有些指出试题的失误,下面摘编几条有代表性的意见。面试题有鲜明的语文意识。湖北省宜昌县高中晓喻在来稿中说:近几年的命题
苏轼“乌台诗案”述评
作者:何正泰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宋神宗  御史台  指斥乘舆  王安石变法  述评  变法派  司马光  文字狱 
描述:苏轼“乌台诗案”述评
台湾和日本的《沧浪诗话》研究概况述评
作者:曹东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沧浪诗话》  诗论史  研究概况  包扬  述评  台湾  包恢  日本  陆学  大陆 
描述:书在大陆不易见到,介绍如次:
我认识的周礼
作者:汪子嵩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周礼和我同是1921年生,并且是同在1941年考进西南联大哲学系的,六十多年来又同是从事哲学工作,交情不能说不长, 但相知却不深。前年他从美国回来,我们在一起交谈,他忽然说我对他的了解不够。他说:“你对我的了解,不如我对你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