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4)
图书(20)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7)
地方文献 (4)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1(3)
2008(6)
2007(4)
2006(2)
1999(4)
1997(4)
1985(2)
1984(2)
198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7)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3)
图书馆杂志(3)
书品(2)
党的文献(1)
文史杂志(1)
民主与法制(1)
茶.健康天地(1)
华夏文化(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刘毅然与《爱我中华注音歌谣丛书
作者:奚椿年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刘毅  中国国情  写作方法  中国历史  爱国情感  语言表达  《三字经》  王安石变法  启蒙读物 
描述:刘毅然与《爱我中华注音歌谣丛书》□奚椿年根据江泽民同志“加强对青少年两史一情教育”的号召,和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语文出版社于1995年10月出版了一套《爱我中华注音歌谣丛书
黄丕烈和《士礼居丛书
作者:李春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四库全书  乾嘉时期  宋本  繁荣时期  黄氏  战国策  古书  王烈  国语 
描述:并称“余生平无他嗜好,于书独嗜好成癖。遇宋刻,苟力可勉致,无不致之以为快。”即使是宋刻残本,虽残鳞片甲也不放过。经过多年的努力搜罗,得宋刻百余种,以“百宋一麈”名其藏书之室。宋本之多,名倾海内。王芑孙在《黄荛圃陶陶室记》中称:“今天下好宋板书未有如荛
“历代名家绝句评点”丛书出版
作者:张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代名  王英志  艺术特征  题材与风格  艺术特点  永久的魅力  创作背景  民族文化  偶句韵 
描述:“历代名家绝句评点”丛书出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丛书》总序
作者:王运熙  来源:书屋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散文创作  古文运动  欧阳修  柳宗元  魏晋南北朝  王安石  苏轼  唐顺之  散文发展史 
描述:合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开端。明代中期,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一批文人出来,大力推崇并学习以八家为主的唐
读《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作者:薛瑞泽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文化丛书  住行卷》  书评  朱士光  吴宏岐  社会生活  居住条件  构落构成 
描述:读《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新世纪的《书目答问》——读黄永年先生《目录学》讲义
作者:董运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录学  《书目答问》  黄永年  先生  讲义  世纪  深入浅出  古文献学  厚积薄发  版本学  工具书  合订本  词语  文史  丛书 
描述:新世纪的《书目答问》——读黄永年先生《目录学》讲义
刘绍怀和李家昆把一批古籍、名画献给国家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绍怀和李家昆 把一批古籍、名画献给国家 据新华社武汉2日电武汉市刘绍怀和李家昆两人分别将一批家藏珍本图书、报刊、字画和碑帖献给国家,让这批古籍、名画给更多的人阅读和欣赏。 刘绍怀(女)是已故
天津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叙录(二十五)
作者:万群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津图书馆  善本古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周亮工  文津阁  叙录  四库馆臣  文澜阁  永乐大典本  刘敞 
描述:《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刘敞撰,清四库全书馆抄本,佚名签批,书口题“钦定四库全书”,八行二十一字,红格白口,四周双边。刘敞,宋新喻人,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庆历进士。刘敞为文敏瞻,学问渊博,长于春秋,有《春秋传》等著作行世。是书采自永乐大典本,为新喻“三...
我校古籍研究所整理出版孙诒让遗著
作者:林加力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研究  孙诒让  刊行者  黄以周  训诂学家  晚清  遗著  集大成者  章炳麟  周礼 
描述:而未成者,也有十多种。我校古籍研究所鉴于孙氏《玉海楼》藏书,以及孙氏手批、手校各书(包括
古籍辨伪私议(有关古籍整理研究的若干问题之四)
作者:姜亮夫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理研究  古籍辨伪  真伪  先秦古籍  先秦典籍  古籍整理  先秦文献  颜之推  伪书  王应麟 
描述:、陈振孙、杨慎、胡应麟等人尤善为之。清人全祖望、阎若璩、万斯大、斯同兄弟、黄宗羲、顾亭林、姚际恒、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俞正燮等人都各有著作,直到现代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