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历史深处的清明雨(节选)
作者:乔丽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节  历史  杜牧  老人  行程  周礼  孔孟  家族  父母  行人 
描述:解读:清明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广为人知的,这要感谢杜牧。他在一千多年前,用寥寥28个字为"清明"画了一张标准像,从此,清明就是细雨纷纷、行人断魂的形象。作者从千年前的那场清明雨落笔,用丰富的想象还原了诗人当日的惆怅和悲凉。羁旅愁困,不能按时返家祭祖,游子在清明雨中怎能不断魂?
略论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
作者:谌兆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六义  观念  艺术方法  实际过程  六诗  发展  形象思维  周礼  特殊规律 
描述:能够进一步深入。为此,本文拟就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赋、比、兴之说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
作者:韦土良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舞蹈  特色  莫一大王  伴奏乐器  壮族人  发展  形式  周礼  瑶族  宋代 
描述:蜂鼓的源流沿革蜂鼓,为壮族的一种古老击乐,一般长约60厘米,两端敞口,状如喇叭;陶腔皮膜,以绳绷紧,中间细长,酷似蜂腰,故名。究其源可上溯至《周礼》所记的“土鼓”,西汉
明清文人与昆曲发展三探
作者:刘红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文人  昆曲  发展  推动  文人士大夫  知识分子  魏良辅  昆山腔  家班  汤显祖 
描述:明清知识分子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提高了对民间文艺的认识,不少文人热爱昆曲,视之为寄托情志的载体和施展才华的媒介,文人士大夫对昆曲的喜爱,推动了昆曲的兴盛发展,使昆曲在艺术上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
唐诗过后的辉煌:谈宋词的发展
作者:顾云鹏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欧阳修  晏几道  歌词创作  唐诗  发展  晏殊  柳永  花间  苏轼 
描述: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
年味变淡折射社会的发展
作者:黄志红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生活理念  工业化  农业生产  刘绍棠  传统节日  发展  改革开放  上册  春节 
描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收录了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一文,文章详尽地叙写了过去运河人家过年的种种风俗。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生产,古时人
论经学的历史发展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学术特色  《左传》  《春秋》  《尚书》  今古文  《周礼》  《五经正义》  《公羊传》  《清代学术概论》 
描述:本文依据经学内容和方法的倾向或特色的不同,将经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汉学、宋学和清学三个阶段,并探讨了各个阶段所包含的历史时期、基本的学术特色及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学派特色,展示了经学的历史发展轨迹。
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动力--从王安石变法谈法家进步作用与阶
作者:波涌  来源:破与立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级斗争  大地主阶级  王安石变法  进步作用  生产关系  法家人物  创造历史  劳动人民  农民起义  保守派 
描述:而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
历史动力与合力:兼评刘大年的《说“合力”》
作者:郑宏卫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级斗争动力  合力说  经济基础  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  历史发展规律  阶级社会  历史活动 
描述:综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种种表述,可概括为三说:经济基础说;合力说;阶级斗争动力说。经济基础说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并说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交互作用
文学巨匠诞生的历史必然:评邹自振《汤显祖及其“四梦”》
作者:许怀林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家  自振  历史    明代晚期  徐光启  科学家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临川县人,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与同时代的徐光启、宋应星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相互辉映,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