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
作者:徐文明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影响 影响 王安石 王安石 研究 研究
-
描述: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
理解与融通:论王安石的儒释调和思想及其影响
-
作者:李方泽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王安石 王安石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宋代学术 宋代学术
-
描述:该文认为,宋儒与佛教多有关联,然独有王安石和佛教的关系与众不同.其他理学家都是出入佛老又归宗于儒,而王安石却是终其一生都对佛教有着同情的理解,他不仅不象其他理学家那样排佛,反而主张调和、融通儒释两家
-
论儒、道、释文化对《牡丹亭》艺术境界的建构
-
作者:杨玉军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道教 道教 佛教 佛教 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 汤显祖 汤显祖
-
描述:》人本主义的思想内蕴;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建构了《牡丹亭》生死转化的艺术情境。
-
李觏功利主义思想简论
-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易 易 佛教 佛教
-
描述:李觏是中国十一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他倡导功利,主张改革、发展社会生产以实现富国强兵,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南遇》应是《南迂》
-
作者:曹木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达夫 女学生 《沉沦》 国别 文集 小说
-
描述:《咬文嚼字》第三辑《女学生的国别》一文,开头说:“《南遇》是郁达夫1921年7月27日写的一篇小说。”查《郁达夫文集》第一卷,《南遇》应为《南迁》。它和《沉沦》、《银
-
曾巩的佛教观浅论
-
作者:朱东根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佛教观 佛教观 原因 原因 论析 论析
-
描述:化既能显示时代社会的变迁和思想学术的转型,也表明了佛教发展的最终本土化。曾巩对佛教价值的评判还有着经济因素的考量,反映了佛教发展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
-
试论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兼评姚瀛艇先生对于王安石变法问
-
作者:姚治中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大地主 北宋 社会繁荣 小地主 封建社会 商鞅变法 社会矛盾 保守派 神宗
-
描述:。因为,要解决農民与地主的矛盾,其本質問题就在于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题,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处于封建社会繁荣時期的北宋根本不可能由地主階級提出能完全解决農民与地主的矛盾这一“本質問題”的政綱,即使由革命的農民階級自己所提出的“等贫富、均贵贱”的平均主义口号也沒能真正解决這一本質問题。而且,任何階級社会中的任何改良政策虽然都不能解决那个社会中的本質問題,但卻不全是以失敗而告終,如姚先生所說的商鞅变法就是改良成功之一例。各个階級社会中统治階級所進行的改良政策之成败及持續与否决定於進行改良的这个階級的歷史地位、决定於当時改良派与保守派實力的对比。我們的任务就是揭示当時社会歷史的客观环境以及在社会矛盾运動的过程中改良派与盝嘏闪α康男らL,从而求得那个時期中改良政策失败或成功的原因,不对具体事物進行具体的分析,只是泛泛
-
李宗瀛:杜甫、李贺等经典诗人在广西的传人——“杉湖十子”研
-
作者:王德明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宗瀛 杜甫 李贺
-
描述:李宗瀛是19世纪中叶广西著名的诗人,“杉湖十子”之一。其诗熔杜甫、李贺、李商隐等经典诗人风格于一炉,表现出奇、艳、豪、沉的风格特点,成为一千余年后,杜甫、李贺等诗人在广西的传人,具有独特的价值。
-
赵朴初与王安石
-
作者:宗祧文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王安石 文学家 佛教 意境 诗词创作
-
描述:赵朴初与王安石
-
刘凝与《觉斯录》
-
作者:李真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觉斯录》 护教著作 儒家 佛教 天主教
-
描述:外人物,但也不乏一些被历史所湮没的普通民众。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一位平凡的江西学人刘凝,以期能通过考察刘凝的生平、著作和他与传教士的交往,重点分析和研究他的护教著作《觉斯录》,探求奉教的中国中下层儒家学者对天主教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儒、释、耶三种宗教文化进行比较和总结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