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18)
期刊文章(1208)
图书(41)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45)
地方文献 (23)
才乡教育 (15)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124)
2012(244)
2010(402)
2008(123)
2007(99)
2004(29)
2002(22)
2001(27)
2000(61)
1997(61)
按来源分组
传记文学(38)
北京档案(11)
侨协杂志(2)
纵横(2)
书品(2)
贵州文史丛刊(2)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中国收藏(1)
鸭绿江(1)
今传媒(1)
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不容青史尽成灰──和他的《
作者:张昌华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不容青史尽成灰──和他的《
风雨征程中的党性光芒:追忆原山西省委书记王谦同志
作者:赵承亮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委书记  同志  风雨  中共党史出版社  山西  追忆  党性  2010年 
描述:2010年元旦前,张国祥同志送来了由他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王谦——一个省委书记的风雨征程》一书。封面上王谦书记那伟岸的身躯、深邃的眼睛以及他那亲切又严肃的脸庞,立刻勾起了我对这位父辈老领导的深切怀念。翻开目录一看,顿感别开生
德刚先生追思纪念:白马社诗人德刚教授
作者:浦丽琳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德刚先生追思纪念:白马社诗人德刚教授
的千秋事业:敬悼宗向学长
作者:赵淑敏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千秋事业:敬悼宗向学长
追忆恩师大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前途的探索。 1999年12月28日上午11时刚过,我正在研究所上班,听到了大 年师刚刚故去的消息
追忆大年先生的交往
作者:王杰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研究生  大年  书信  手迹  近代史研究  商团事件  廖仲恺  广州  革命博物馆 
描述:与大年先生相识,是在1985年。转眼25年过去,先生已鹤去10年。追忆往事,仿佛重拾韶华时年。先生所赐予的厚爱与教诲,教人感悟山高天近,大象无形。1985年夏秋间,大年先生考虑主编《孙中山书信手迹选》,欲物色一位助手。或许缘于1978年以来我一直参与《孙中山全集》和
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的“大陆映像”研究
作者:蔡珊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大陆映像  两岸关系 
描述:多样化。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如此建构大陆形象与多种因素有关。客观环境、作者群体以及主编对历史真实的追求是所建构的大陆形象呈现三个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内容
“不容青史尽成灰”――和他的《传记文学》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旅美史学家德刚说“()以一人而敌一国”,这成为一则语萃,在华人史学界流传。 (1921-2000),祖籍河北芦台,生于辽宁锦县。“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山东、上海、南京,抗战胜利后
“不容青史尽成灰”:和他的《传记文学》
作者:张昌华  来源:人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成灰  回忆录  胡适  陈立夫  张学良  发刊词  台湾  民国史  办刊宗旨 
描述:《传记文学》的发刊词是亲撰的。他在办刊宗旨中说:"《传记文学》是以传记为领域的一种文学,任何与传记有关的文字与资料,都是传记文学的作品。"
失约的: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作者:陈香梅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失约的: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