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和“国”的联系与区别
-
作者:李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系与区别 成语 会意字 安定 和分量 周礼 词语 国家 诸侯 字形
-
描述:所管理的地方就叫"国"。从字形看,"国"是个会意字,起初就有"王都""首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早先在地域和分量上"邦"要大于"国"。像词语"邦客""邦家""邦
-
亭外的旁白-看北方昆曲剧院新排《牡丹亭》
-
作者:陈朗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昆曲 薛宝钗 大观园 汤显祖 曲词 旁白 杜丽娘 演出
-
描述:林黛玉不大喜欢戏文,其戏剧知识难与薛宝钗相比,在进入大观园之前,她应还未读过《牡丹亭》。但她却凭一双耳朵,能够辨别、体会从梨香院风送过来的曲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并深受感动,案头书与场上曲在这里取得了心声交融。是音乐曲词之功,还是林
-
北方春节的美丽画卷: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赏析
-
作者:仲富兰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本命年的回想》 初中 语文 阅读鉴赏
-
描述:都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力透纸背地镌刻在他的作品中。[第一段]
-
文物保护应是国家工程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物保护应是国家工程
-
教育改革应是国家行为
-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教育改革应是国家行为
-
周礼中的邦国和国家
-
作者:日知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诸侯国 幽王时 王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郑玄注 卿大夫 王安石 天官 郑注
-
描述:魏绛以自己的语言,把《采菽》诗句简化了,“殿天子之
-
新闻报道应是国家的日记
-
作者:王淑娟 赵萍 来源:中国残疾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奥林匹克运动会 媒体传播 负面影响 正常人 篇题
-
描述:新闻报道应是国家的日记
-
货币主权与国家之命运
-
作者:韩毓海 来源:绿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主权 国家能力 朝贡体系 国家货币 货币经济 王安石 白银 唐宋 刘姥姥 重要内容
-
描述:唐宋之变,中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国家货币的支配与以周礼逻辑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开始带动亚洲和世界向现代转变。但货币杠杆终未能撬动国富民强之前途,其根源在于国家能力——基层组织动员制度的缺乏以及货币主权
-
变革者的国家理想
-
作者:安石榴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李鸿章 政治理想 变革 君子 王安石 悲情 康有为 张居正 政客
-
描述:最终未能成为可“谋天下”的“大丈夫”,留下悲情而遗憾的政治诗篇。
-
最后一个坚持井田制的国家
-
作者:萨苏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井田制 琉球 王安石 儒家 社会秩序 史前时代 后裔 理想 中国古代 宋王朝
-
描述:琉球在这一群来自于中国的儒生后裔的带领下,便开始走上了实现理想、复兴古礼的道路。中国古代学者中,很多人顽固地认为人类的理想时代在史前时代,比如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儒家大师张载便是如此,面对宋王朝的困境,他积极地主张把社会秩序退回到远古时代,从而"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复古的最主要手段便是井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