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九百年前一场伟大改革的再现:《汴京断》序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汴京  王安石变法  大改革  司马光  小说  改革运动  积贫积弱  序文  愚智  宋代社会 
描述:的改革运动。改革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理财(包括发展生产和解决国家财政问题两个方面)为中心,调整农业生产诸关系为急务,从而在政治、经济诸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方
乡土命运 绘时代风神--《中国乡土小说选》析评
作者:梁鸿安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作品  中国乡土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刘绍棠  地方色彩  乡土作家  时代内容  地方特色  民族风格  四十年代 
描述: 中国的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大潮中的一股股活泼泉流,一道道山野清溪。它坦诚地抒写着乡土与乡民的命运,真切地描绘着社会的风貌与时代的精神,虽然它有时仿佛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文学潜流,然而在时代风涛的推波助澜之下,却也曾卷起过千堆雪浪,飞溅
一部反夫权的杰作:读晚清小说《兰花奇传》
作者:郭远庆  来源:科学之友(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兰花  明清之际  夫权  影响深远  临川四  中国小说史略  封建社会  汤显祖  曹雪芹 
描述:不知是因为汤显祖《临川四》的清丽缠绵,还是由于曹雪芹《红楼梦》影响深远,明清之际,许多小说、弹词的名称都喜好冠之以一个""字,如《榴花》、《梅花》、《青楼》等。
戏剧中的梦幻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情”、“恶情”、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汤显祖剧作审美论
作者:谢雍君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  至情    禅意 
描述:显祖剧作中呈现的审美情致以及“四”营造的富于禅意的审美情境 ,进一步厘清汤显祖在戏曲史上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诗穷莫愁如海 酒薄难将到家——略谈宋代爱国诗人朱弁
作者:泽人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七年  朱弁  南宋  北宋  诗话  爱国诗人  王安石  苏轼  绍兴  文献通考 
描述:,不供饭食.朱弁谈笑
论晏几道和他的《小山词》
作者:蔡欢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感伤  感伤  歌妓  歌妓          冲突  冲突 
描述:,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从她们那里寻求情感的寄托。小晏对歌妓不免抱有些许狎玩的态度,但在他的词作中还是更多地流露出对歌妓真切的同情与深深的爱慕。在《小山词》中还有许多对与酒的描写。在梦境与酒醉的描写中
《牡丹亭》的魅力
作者:朱栋霖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意象  牡丹亭意象 
描述:“牡丹亭意象”所寓托的戏剧动作是杜丽娘因生情、因情而死而生 ,是汤显祖“情”的理念的戏曲与美学的呈现、杰出的美学的创造。
汤显祖戏曲作品中的梦幻艺术
作者:寇涛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说  “至情”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文学历来与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文学的不断成熟,也逐渐褪去了其神秘色彩,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承载着作家的人生体验、社会认识。汤显祖在其代表作临川四梦中将其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悟寄寓梦境
摒弃现实 追寻梦幻——论晚明语境中汤显祖对梦幻观的改造与
作者:薛海燕  来源:昆明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  梦幻观     
描述:汤显祖及其”的重要剧作历来受到重视 ,但汤氏本人对“”的独特看法和观念与其剧作的相关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把汤氏的有关观点放入晚明思想与历史语境中作出分析 ,以阐明其弃现实、追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