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78)
学位论文
(8)
会议论文
(2)
图书
(2)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0)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
(7)
2012
(8)
2010
(9)
2009
(8)
2008
(9)
2006
(5)
2003
(7)
2002
(1)
1996
(8)
1993
(3)
按来源分组
人文杂志
(1)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学海
(1)
法律文化研究
(1)
榆林学院学报
(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
黑龙江史志
(1)
党的建设
(1)
太平洋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宋明理学
孔子思想
地方长官
倡导
周礼
儒家
儒者
周公
历史价值
先秦儒学
南曲
周敦颐
“政治经济学”
1193
吾心即是宇宙
正性
穷理
历史编撰理论
堪舆学
齐物
朱陆异同
大同理想
中国哲学史
太阳病
哲学
司马迁
孙
影印本
圣人之道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儒家学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象山
学说
,启迪后人:[陆九渊]
作者:
颜赣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描述:
象山
学说
,启迪后人:[陆九渊]
曾巩历史
学说
综述
作者:
王志略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历史
学说
历史发展
学说
历史编纂理论
铭志
史学思想
司马迁
章学诚
史学目的
刘知几
描述:
曾巩(1019—1083年),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他虽以文学建树名于后世,但在当时却是“以史学见称士类”[
1
],具有较高的史学修养,清章学诚把他与刘知几、郑樵并称为“良
龚廷贤的针灸
学说
作者:
魏稼
来源: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针灸
学说
描述:
种杏仙方》、《云林神彀》、《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鲁府禁方》等,并续编其父《古今医鉴》。
孙—奎命门
学说
新探
作者:
周德生
陈大舜
来源: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基础学
命门
学说
孙
奎
太极元气
描述:
从理学的太极元气
学说
探讨了孙-奎的命门
学说
,并从孙氏的证治用药来验证太极命门说的临床意义。认为孙氏以肾间动气为命门,着眼于精气神的互生互化以处方用药,注重纳气、益精、养神,与单纯温补肾命者大异
先秦
儒家
商业观探索
作者:
王善禄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
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观
《史记》
《汉书》
《周礼》
描述:
先秦
儒家
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儒家
法文化的道统旨归
作者:
黄泽斌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法
儒家文化
陆九渊
道统
圣人之道
伦理本位
《中庸》
赞天地之化育
“德主刑辅”
文化特质
描述:
:“在传统中国,法律被认为是人们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法律与道德相比不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而且人们应当首先受到的是道德规范的调整,也就是
儒家
在为治和司法中的道德原则。”“这可以称为中国的道德决定论。”
论北宋
儒家
对实学的开创性研究
作者:
石训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儒者
王安石
开创性研究
注重实际
“实”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李觏
学观点
欧阳修
描述:
中国实学是深深地植根于培育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的一朵鲜花,她在百花争艳的学术领域中,以独有的魅力,享誉东方各国。时至今日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实学的基本观点,正在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为了弄清源流,需要认真研究宋代儒者对实学的开创性研究。北宋儒者面临的社会环境...
从汤显祖的尺牍看他的
儒家
风范
作者:
赵延花
来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尺牍
尺牍
儒家
风范
儒家
风范
描述:
得称道的
儒家
风范。
试谈
儒家
怎样改造周礼
作者:
彭刚
朱晓红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当时的西周统治服务。
有关王安石评价的几种观点及其资料考辨:兼谈王安石变法的思想
作者:
李国伟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儒家
儒家
法家
法家
描述:
对王安石的评论,历来流行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黜《春秋》之书;商鞅能令法必行;关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苟命矣,则如世之人何等等。不少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澄清错误观点,是王安石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任务之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