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对学生构思习惯的培养
作者:金哲民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思  培养学生  习惯  我国古代  文章  作家  叶圣陶  写作  刘绍棠  训练 
描述:笔写来,顷刻完篇。又如作家刘绍棠在创作之前,总是先在脑子里构思半天,然后再列一个提纲,最后才动笔写下来。由此看
喊一声战友
作者:雷子明  程远   来源:歌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战时  训练  速度  暖流  松手  战斗  情感  情形  要求 
描述:喊一声战友
教练应是好老师
作者:王瑛  来源:中国体育教练员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动员  马俊仁  马家军  教练员  老师  队员  曲云霞  培养  农村  训练 
描述:名震世界体坛的“马家军”是由18个小姑娘组成的,其中“老大”曲云霞也才21岁。这些叱咤赛场的运动员,还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怎么才能把这群来自农村的孩子调教成社会的有用之才?马俊仁既当教练又当老师。
学生应是作文评改的主体
作者:刘峰  来源:河北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学生为主体  学生评改  作文教学  语文教师  组织学  集体评改  同学  字词句  训练 
描述:学生应是作文评改的主体
兵学奇才辛弃疾
作者:伍立杨  来源:北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特种部队  兵学  南宋  战斗力  江西  战略战术  词作  训练  王安石 
描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开心校园
作者:暂无 来源:意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老师  马铃薯  军训  新生  名句  栽树  黄鹤  训练  大学 
描述:学生背名句老师问:千里之行的下半句是什么?学生答:万里无云。老师问:前人栽树的下半句是什么?学生答:后人
李浩钧同学美术习作展展品选登(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山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浩钧同学美术习作展展品选登(图)
也学古人巧“推敲”——浅谈如何锤炼习作语言
作者:戴志强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方面  语文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高年级学生  基本的  王安石  学习过程  要求  中学会  虫子 
描述:锤炼语言”。
又是一年秋月是故乡明:改写《秋思》习作教学随笔
作者:彭华  来源: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秋思  改写  学生习作  古诗词  纳兰性德  教学内容  故乡  王安石  场景 
描述:为了创新习作教学改革,寻找古诗与习作教学的新结合点,我大胆地将古诗<秋思>的改写作为本次习作教学比武的教学内容.
作文应是生活的必需--一次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作者:刘华俊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文应是生活的必需--一次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