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半塘故事
作者:徐文高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地名  明代  虎丘  董小宛  清代  会馆  王安石  唐代  历史上 
描述:半塘,顾名思义就是山塘之半,位于山塘街中部,是历史上七里山塘浓墨重彩的一页。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地名。赵嘏有《入半塘》
王安石、苏东坡与茶的故事
作者:吴爱丽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长江三峡  太医院  衰老  老年  痰火  除根  服药  故事 
描述: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却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三峡中峡水煎烹。因为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长江三峡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诚信故事四则
作者:暂无 来源:质量与市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诚信  诚实品质  北宋词人  晏殊  宋真宗  皇帝  考试 
描述:1.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名家写作故事(三)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写作  名家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描述: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而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选用过“到”、“过”、“入”、“满”等字,都觉得不够理想,一想再想
幽默猜谜故事之对字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少年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谜  故事  猜谜  幽默  王安石  朋友  游戏  谜语 
描述:一次,王安石跟一位要好的朋友玩拆字游戏,他对朋友说:“我出个谜语让你猜。”朋友点头答应。王安石便说:“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请你猜一下这是个什么字?”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
好电影应是一个好故事
作者:刘耘孜  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导演  故事  影片  节约成本  幻想  演员  国内外  传统文化  中学 
描述:好电影应是一个好故事
神童骆宾王《咏鹅》的故事
作者:竺柏岳  来源:大众心理学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骆宾王  神童  胡应麟  故事  创作过程  浙江义乌  白毛  掌拨  全唐诗  祖父 
描述:)骆宾王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
析字故事摭拾
作者:张法和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法  民间文学  王安石  修辞方式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北宋  流传 
描述:析字,又叫拆字。是对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分析,或看到别的字有一方面跟它相合、相连,随即借用或推衍上去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中,在民间文学中,都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析字故事。《齐东野语
《伤仲永》背后的故事
作者:何祥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故事  语文课本  家长教育  王安石  名篇  初中  老师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永》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故事也成为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事例。可是如果我们能不被王安石滴水不漏的叙述与论证所震慑的话,那么我们便会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