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肚子里装着什么
-
作者:戴永夏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肚子 安禄山 不合时宜 唐明皇 苏东坡 杨贵妃 朝云 王安石变法 古人 学问
-
描述: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入是很看重肚子的。普通百姓劳碌一生,主要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广大黎民啼饥号寒,缺吃少穿,瘪着的肚子是很难鼓起来的。与此相反,少数统治阶层的人物却饮宴无度,营养过剩,常因肚子过
-
诗咏“春归”(小相声)
-
作者:王宝琪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回归 家乡 学问 相声 落后 杜甫 现代人 古代人学 心理
-
描述:甲:我给你念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乙:(竖起大拇指)好,写得真好!(挠一挠头,又困惑地)可是,我还有点儿不明白呀……我们刚来踏春赏景,你怎么就要回去了呢?甲:谁说我们要回去呀?乙:诗里不是说"长恨春归无觅处",已经"无觅
-
生活是“无字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书 王安石 深入生活 自然界 博览群书 昆虫 叫声 读到 学问 发现
-
描述:生活是“无字书”
-
教师应是“人师”与“经师”的合一
-
作者:林毓泉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师 人民教师 徐特立 思想素质 科学知识 合一 模范人物 学问 要求 育人
-
描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谈及对人民教师的要求时指出: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也是一个有学问
-
官员还是不兼博导为好
-
作者:朽木 来源:民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导 官员 王安石 学术水平 学问 教授 教育学 兼职 社会风气 教育教学质量
-
描述:现在有些官员,官大学问长,跟风长。一日为官,鸡犬升天,连业务能力学术水平都眼见得翻着跟头往上窜,蹿红。今天接到官场任命书,明天就会有兼职教授、博导之类的学术聘任书之类的委任状
-
学问这路--从《容斋随笔》谈起
-
作者:邹金灿 来源:书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洪迈 随笔 学问 笔记 宋代学术 日知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说部 史记
-
描述:书以载道洪迈的《容斋随笔》是宋代有名的一部笔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洪迈)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
-
关于爱情的学问--评徐纪敏、王烈的《爱情学》
-
作者:雄文 来源:大学生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于爱情的学问--评徐纪敏、王烈的《爱情学》
-
《学问不可穿凿》指瑕——兼谈王安石的治学
-
作者:严正敖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级中学 指瑕 语文课本 杂文 王安石 文字 文言 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治学态度
-
描述: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
学问即要学会“问”——给王楠朋友的一封信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朋友 智商 中学 “认识到” 王安石 重要性 学会问 政治家 铁饭碗 “学”
-
描述: 编辑朋友: 不谦虚地说,我这个人比较聪明,周围的人也都说我智商很高,可是,中学时代我却把自己的聪明用到了学习以外的地方。如今我后悔了,认识到应该学些真本领,能力才是人
-
源流毕现 填补空白——《清初三礼学》评介
-
作者:倪玉平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三 空白 填补 源流 评介 学术史 《周礼》 《礼记》 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
-
描述:论文的基础上,林存阳先生撰成《清初三礼学》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26万字),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将清代三礼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从学术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礼学的发展脉络、思想特征、历史地位做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三礼学进行了全面评价。该书资料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