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义利观探微
-
作者:杨涛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观 时代特色 时代特色
-
描述:王安石的义利统一和以义理财为主要内容的义利观为他的变法实践作了理论准备。他给传统的义利关系作出了新的阐释,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王安石的义利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了因时而变的思想特质和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微
-
作者:杭育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导读法 学生智力 特级教师 学生思维 方式方法 王安石 文学家 “问” 钱梦龙 启发性
-
描述:深刻的启迪。十多年来我在语文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现就点滴体会,略陈管见。
-
"诗眼"探微
-
作者:高永利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王安石 诗歌 词旨 修辞效果 诗词鉴赏 苏轼 增损 北宋 元代
-
描述:"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句:"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其实不论"诗眼"还是"词眼"都是写诗词时的"炼字",又因诗词本一家,后人把"诗眼"与"词眼"合成"诗眼".
-
屈原《离骚》用礼探微
-
作者:王学军 贺威丽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礼 周礼
-
描述:涉及范围广;以周礼为本而又融入楚地习俗。东周礼崩乐坏之际,礼制并未完全丧失固有作用,作为身份等级衡量标准,依旧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因而《离骚》用礼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周代贵族熟悉礼仪,礼为社会交往之需,因而屈原可以因礼设喻,不虞其义不达;《离骚》用礼以周礼为本,融入楚地习俗,周礼直而通达,楚俗摇曳多姿,屈原可谓兼得,故能以约文、微辞表与日月争光之高志。
-
小山词探微
-
作者:高士帅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痴怨基调
-
描述:造出凄迷哀怨、冷清孤独的词境,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并且由此奠定其在小令词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
先秦儒家之变迁探微
-
作者:纠福荣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礼 礼法 内圣外王
-
描述:先秦儒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孔子的恢复周礼,以仁释礼,到孟子的"仁政"学说,再到荀子的"隆礼"以至于法;从理想的"内圣外王"到现实中的"内圣"、"外王",再到依附于"外王";还有庙堂上的执着与山野中的逍遥,先秦儒家为即将来临的封建君主专制,准备了充足的润滑剂。
-
陆九渊家庭关系探微
-
作者:王佩 来源: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弟兄关系 夫妻关系
-
描述:陆九渊家庭,是一个“食指以千数”的宗法大家庭.其“兄友弟恭”、“夫义妻顺”的典型事例,是当时社会伦理规范在家庭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陆氏家庭长期注重礼义教化的产物.朝廷夸奖、旌表陆氏家庭,主要基于陆九渊、陆九龄对理学的重要贡献,其目的在于强化当时社会的伦理秩序.
-
士大夫以藏书闻者——司马光
-
作者:非文 来源:晋图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司马光 王安石 书堂 夏县 神宗 政事 熙宁 文史 藏书
-
描述:其子公休曰:吾每岁以二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
-
《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序
-
作者:贾二强 来源:书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序跋 述论 古籍 读书治学 文献积累 版本目录 文史
-
描述: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生涯,而先生一生与书相伴,其富藏书久为人知,其精于赏鉴则更为人艳称,想必关心这一选题者亦广有人在,因此特以这部《古籍序跋述论集》呈献给读者。[第一段]
-
独游山寺
-
作者:刘斧 杨振中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 金陵 王安石 古地名 南京市 临川 江苏省 文化常识 东西 双人
-
描述: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