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创作动力及源泉之探讨
-
作者:曹思彬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创作动力 创作源泉 作家 创作题材 文学史 司马光 生活源泉 王安石变法 青年时代
-
描述: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即使在日后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即使在
-
论苏轼农村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俞浩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苏轼 现实主义精神 北宋时期 少数民族 王安石变法 墓志铭 农村诗
-
描述:苏轼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作家.在他留下来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广泛地反映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而描写农村是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具体分析和探讨这类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
试论苏轼岭海的咏物诗
-
作者:韩国强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苏轼 荔枝 苏拭 椰子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平生功业 思想轨迹 文学作品
-
描述:查出他晚年的思想轨迹。 一 苏轼岭海的咏物诗的主要内容是赞美岭海的琪花佳果,抒发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苏轼在岭海的咏物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岭海琪花佳果都成了他歌咏的对象
-
论苏轼性命义利观对其诗歌的意义
-
作者:黄杰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利观 诗歌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苏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性善情恶 颜子所好何学论 《易传》
-
描述:论苏轼性命义利观对其诗歌的意义
-
苏轼知密州新探
-
作者:刘奉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熙宁 宋仁宗 北宋 苏轼 县志 四川 改革思想 学术
-
描述:展。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多指正。据《诸城县志》记载,苏轼到任之时,密州连年大旱:“神宗熙宁七年……自秋至冬不雨……八年,春夏旱”(《总纪》)。苏轼到任后的第一年,全力以救灾安民
-
苏轼民本、仁政思想及渊源
-
作者:夏露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仁政 苏轼 渊源 民本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续集》 孟子
-
描述:,其无后乎!”孟子则进一步阐述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章句下》)他们发展了西周之时业已萌芽的民本思想,形成了儒家的仁政观。这一思想经过汉、唐两代的实施,尤其是唐太宗的发挥、光大,的确起到了较为理想的统治效果,故宋建国之后,也明确表示要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国策,对民实行仁政,但这一仁政的中心内容与先秦儒家所鼓吹的仁政已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
词人苏轼思想心态探析
-
作者:张金同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思想心态 王安石变法 入世进取 乌台诗案 北宋 进退两难 陶渊明 探析 人生课题
-
描述:社会状况为参照系,对词人苏轼的思想心态作一些探析。
-
苏轼反青苗法诗的历史背景
-
作者:苏宏潮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苏轼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政治讽刺 贷款 主户 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 儿童语
-
描述:纯系捕风捉影,不足深论。本文仅就《山村五绝》之四及《吴中田妇叹》作一粗浅的分析。
-
浅析苏轼在黄州的别样心理
-
作者:刘晓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欧阳修 黄州时期 王安石变法 政治环境 乌台诗案 恐惧心理 风流人物 理想化 江东
-
描述: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认为诗人盖愈穷则愈工,这一观点被欧阳修之后的苏轼有力印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有的学者提起苏轼都钦佩他的豪放、旷达、洒脱。历代的文人墨客把苏轼理想化,苏轼
-
苏轼论:一个诗人的毕生追求
-
作者:郑熙亭 来源:长城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 欧阳修 司马光 吕惠卿 乌台诗案 苏辙 黄州 翰林学士
-
描述:,终生以忠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