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诗观——明代唐诗批评史研究之二
-
作者:朱易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派 唐诗观 王世贞 盛唐诗歌 后七子 格调论 胡应麟 明代 李攀龙 诗歌风格
-
描述:因此,从唐诗批评史上看,后七子的唐诗观仍应算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发展时期的后一阶段。这一阶段孕育着格调派唐诗观的蜕变。(参阅拙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
“记得花阴文宴屡 十年春梦寺门南”——红罂粟花漫话之二
-
作者:赵洛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黄爵滋 海棠花 潘德舆 道光 张际亮 阴文 林则徐 己亥杂诗 魏源
-
描述:梗海堂也真长得好。它是乾隆年间董诰亲手栽种的。董诰从浙江回京,到了城外,和坤不给奏明,就侨居这庙里,种海棠,不想几十年海棠长得这般繁茂。龚自珍道光十九年《己亥杂诗》是这般难忘花之寺一片乱红的海棠:
-
王震生平及其交游——三槐王氏人物考之二
-
作者:李贵录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震 北宋 王安石
-
描述:王震是三槐王氏子弟中比较有名气的人物 ,一生多姿多彩。虽然他在政治上 ,比较偏向于王安石的“改革”。但由于他正直的性格 ,又使他与新党中的一些政治投机分子格格不入 ,并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同时 ,他也与当时的文人有交往 ,展示了他文才的一面。
-
诠释学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之二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距离 心学 理解 陆九渊
-
描述: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
芷兰斋藏藏书家墨迹叙录(之二) 李宗瀚:松风水 月比其清华
-
作者:韦力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李氏 墨迹 风水 道光十一年 临川 书法 春湖 桂林山水 立轴
-
描述: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
-
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著;杨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
作者:霍福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著;杨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
市政协委员、社科院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胡苏云:
-
作者:暂无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针对上海养老金缺口,各方对已出台的“柔性退休”政策给予厚望。推迟领取养老金,
能否在短期内减轻上海养老金总盘子的压力?胡苏云告诉记者,客观来看,这一块的缓解作
用有限。“延迟退休涉及企业和员工双方的意愿,企业有需求,员工有愿望,才能达成一致。
目前来看,这一政策只能涉及相当小一部分人,相比偌大的养
-
李纪恒夜宿会泽农家和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代省长下地拔萝卜砍白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纪恒在会泽县五星乡石龙村8组李家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云南网
杨师傅犁地备春耕 都市时报记者 马闪山 摄
都市时报记者 刘钊
2012年1月19日
-
王益区强化劳动监察“两网化”平台建设
-
作者:苗莹 来源:劳动者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苗莹)今年以来,王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劳动监察“两网化”平台建设,取得了社会保障工作首季“开门红”。
区人社局抓住《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
-
工作在常州社保缴在南通 律师提醒: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与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了一份三年的劳动合同后,被派到常州新北区的一家公司工作,等到缴纳“五金”时,却被告知,要到南通去缴。明明在常州工作,怎么要到南通去缴“五金”?日前,想不明白的黄先生直接拨通了政风热线。
据黄先生称,他是沭阳人,来常打工已经三年,前不久,他和欧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