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1)
报纸(253)
图书(16)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8)
红色文化 (68)
地方文献 (24)
宗教集要 (16)
地方风物 (13)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5)
2012(48)
2011(52)
2010(56)
2008(41)
2007(38)
1989(11)
1988(8)
1982(13)
1960(1)
按来源分组
回族研究(3)
北京档案(3)
剧本(3)
文艺理论与批评(2)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
温州人(1)
扬州文学(1)
高校后勤研究(1)
湘潮(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
试论龚廷贤在老年医学方面的学术特点
作者:刘福春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学术特点  老年医学  老年病  寿世保元  老年人  衰老机理  证治  参考价值  饮食卫生 
描述: 龚廷贤(1522~1619年),明代著名医家,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有医林状元之称。所著《寿世保元》约成书于公元1615年(明·万历43年)。该书中有专论老年摄养的“老人”论,有探讨衰老机理的“衰老论”,对老年病证治简明实用。先论理,后列方,立
龚廷贤学术成就简述
作者:黄素英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学术思想 
描述:随被命拜官荣归。”明万历二十一(1593)年,明藩王鲁王朱三畏之张妃,年近50岁,患膨胀危症,“经王府及两京各省诸医诊治进方,屡治无效,病势垂危。龚氏时在大梁,由曹州医官张省吾推荐被聘至
尊重实践应是经济学者的基本学术品格
作者:刘伟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重实践  理解经济学  学术品格  历史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者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理论研究  经济改革实践  批判实践  社会责任心 
描述:理追求的彻底性的集中表现。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实践日益深入,不断提出新问题,许多
熙、丰变法后洛学学术趋向的转变
作者:叶平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丰变法  王安石  程颐  洛学  学术转变 
描述:养比具体的制度和法令更为关键——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其后,洛学在学术趋向上更加关注于内圣方面,提倡治心、修养,少谈制度,这与熙丰变法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从李绂著述看其学术取向
作者:杨朝亮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子学谱  朱子晚年全论 
描述:陆象山学术正统地位的目的,由此亦可考见李绂学术取向。
论《周官新羲》与宋代学术之演进
作者:刘成国  来源: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演进  荆公新学  《周礼》  紧密结合  思想背景  学术建构  王安石 
描述:《周官新羲》是王安石“荆公新学”的主要著作。它既标志着儒学从汉唐经学向宋学的转变,同时又因其与熙、丰新法的紧密结合而推动了宋代《周礼》学在作者、真伪、训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作为学术建构的思想背景
《世医得效方》眼科学术成就举要
作者:肖家翔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科  效方  形成与发展  病因病机  中医世家  辨证  五轮八廓学说  眼病  危亦林  木论 
描述:《世医得效方》为元代医学家危亦林所著.亦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其伯父熙载精于眼科,亦林得其真传,因而在《世医得效方》中列“眼科”,一卷,以明后学,影响极大,兹就是书有关眼科论述作一探讨,举其要者于后,冀为研究眼科的形成与发展有所裨益.
胡应麟学术成就述论
作者:陈卫星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学术成就  学术成就  文献学研究  文献学研究  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史学和文学研究三个大的方面。清理其学术成就,可为进一步研究明代的这位大学者提供便利。
论吴澄《不居集》之学术贡献
作者:张秀芳 李净  来源:西部中医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不居集》  贡献 
描述:清代新安医家吴澄的医学著作<不居集>博采前贤治虚损之法,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又结合自己的临症心得,创外感致虚之说,合而汇为治虚之大成,同时又全面阐述了脾阴虚的证治方药,对脾胃学说有着积极的贡献.
胡应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作者:李依晴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学术成就  文献学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史学和文学研究三个大的方面.清理其学术成就,可为进一步研究明代的这位大学者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