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70)
期刊文章(4517)
会议论文(80)
图书(9)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44)
地方文献 (15)
红色文化 (9)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5642)
2013(211)
2008(247)
1999(107)
1998(104)
1994(85)
1993(76)
1990(79)
1981(43)
1959(5)
按来源分组
探索与争鸣(7)
世界知识(6)
公民导刊(3)
音乐出版社(2)
环球(2)
苏联报刊文摘(1)
中国社区医师(1)
山东消防杂志(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海峡文艺出版社(1)
《诗经》中悼亡诗之周礼意蕴
作者:梅显懋 于莲莲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悼亡诗  周礼意蘊 
描述:衣》一为妻悼夫,一为夫悼妻,皆体现出夫妻恩爱、生死相依的情感,与周代重视婚姻和谐、家庭稳定,以促进社会和谐、政权稳定的礼教思想是一致的。《诗经》较少正面描写礼仪、阐述礼教教义,它是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来打动人的心灵,给人以启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礼教思想的影响。
八次胡布會 美台獨更清晰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胡布會」促成美3變化 第一個變化:「胡布會」促成布什對台政策逐步清晰化。布什上任之初,曾失言要武力保衛台灣,與胡錦濤見面之後,布什基本上不存在口誤了,他的態度越來越清晰,在「台獨」問題上
港评: 胡布会发威 美高调扁入联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港评: 胡布会发威 美高调扁入联
胡布会晤台「入联公投」受关注 (图)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胡布会晤台「入联公投」受关注 (图)
林丹次轮被淘汰 陈郁胜晋级 (图)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林丹次轮被淘汰 陈郁胜晋级 (图)
杜丽娘习《诗》的理学意义
作者:刘冬颖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理学  《诗》  《诗经》学  《关雎》  《牡丹亭》  汤显祖  导火索 
描述:的新气象。明代的《诗经》研究,最见性情,与当时反对程朱理学的学术思潮一脉相通,其经学的鲜明倾向具有超越时
文本变动 激之效——论古典文学鉴赏中的参与意识
作者:徐应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鉴赏    文学作品  鉴赏主体  古代作品  王安石  意象  苏轼  柳宗元  参与意识 
描述:够。
尊法儒的诗篇——读王安石《和农具诗》
作者:解放军某部评论组 李志勇执笔  来源:江西文艺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尊法儒的诗篇——读王安石《和农具诗》
以情理 追求个性解放——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韩彬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至情”的生死恋歌——论《牡丹亭》以“情”“理”的审美意蕴
作者:王华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封建礼教  审美意蕴  生死  汤显祖  爱情  作品  本性 
描述:的爱情描写虽然也涉及到对门第观念的批判,但主要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