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93)
报纸(690)
图书(14)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76)
地方文献 (19)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82)
2013(140)
2012(189)
2011(206)
2010(154)
2008(110)
2006(73)
2004(61)
1997(38)
1996(31)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通讯(12)
其它(11)
中学语文教学(6)
农家顾问(4)
安徽市场报(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
山野(1)
金融队伍建设(1)
沈阳出版社(1)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1)
毛泽东自评《回韶山》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韶山  胡乔木  庐山  七律  主题  黄鹤 
描述:毛泽东致胡乔木信中说,庐山韶山两首七律"主题虽好,诗意无多,只有几句较好一些的,例如‘云横九派浮黄鹤’之类"。
琴台闲笔
作者:张天逸  来源:作文通讯(实用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琴音  闲笔  高山流水  黄鹤  伯牙   
描述:一去不复返的黄鹤勾起了人们的乡愁,而“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故事又让人感动了千百年,无论何时何地,人们从未停止寻找与自己的心弦相契合的声音,在龟山麓,在月湖边。伯牙那悠扬而缠绵的琴音似乎一直在回响着……
从绿豆营养大师发迹想到
作者:钟式金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迹  大师  营养  绿豆  黄鹤  文凭 
描述:诚信已跟黄鹤去,寡廉百事有人为。 文凭一假加官至,业绩频诌厚禄随。 毒品膏丹掺与混,传媒伥鬼鼓和吹。 坑蒙拐骗连成网,百姓如今敢信谁!
昔人已乘黄鹤去
作者:吴兴文  来源:书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摄影作品  田园风光  艺术摄影  刘半农  陈万里  黄昏 
描述:曾在刘半农主编的《北平光社年鉴第二集》,看过陈万里的摄影作品《秋的乡间》。虽印成暗红色,却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昏黑的美感。仍可体会华南乡间的田园风光,秋收之后,将稻草堆垛谷仓的情景。不知他为何从事艺术摄影?
今日歌
作者:宋浩浩  来源:扬子江诗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流水  云中  黄鹤  相忘  明朝  名利 
描述:今日歌
黄鹤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黄鹤的故事
黄鹤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鹤塘位于潜山县源潭镇境内,处天柱山的东大门,该塘四围山水平分秋色,自然景观丰富。关于黄鹤塘的由来,据传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清朝年间,潜山知县接到一个妹妹告哥哥的状子。原来,天柱山麓
黄鹤归来”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楚天时报讯 约4米高的树根上,雕琢出两只昂首挺立的黄鹤。昨日,这件根雕艺术品《黄鹤归来》在黄石举办建党90周年花木盆景、奇石艺术展览中最引人注目。该作品三人历时2个月合力完成,在香樟树树根上创作出
黄鹤小记
作者:暂无 来源:恩施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俊谷 那个秋天,大学毕业,蜗居枯等国家分配无果,与学弟明相约赴武汉求职。平生第一次来到这白云黄鹤之地,九省通衢之所,欣然慨然怅然不已。 登临名楼,适逢微雨,百感交集,书生意气,竟然忘却
千古黄鹤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 《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 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