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96)
报纸(2635)
学位论文(211)
图书(134)
会议论文(8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56)
历史名人 (3944)
文化溯源 (102)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5)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821)
2013(488)
2011(604)
2010(677)
2008(643)
2007(450)
2006(320)
2004(201)
1999(151)
1997(1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75)
剧本(25)
东方艺术(19)
苏州杂志(18)
戏剧杂志(15)
南方文物(11)
中文自修(9)
今日浙江(6)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6)
中国国防报(1)
清前期咏剧诗歌简论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前期  诗歌  桃花扇  清代前期  长生殿  孔尚任  汤显祖  明清之际  史可法  戏曲史 
描述:清代咏剧诗歌数量浩繁,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先讨论清前期即顺治、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作品。一清前期的咏剧诗歌,常常反映出遗民的故国之
心中,那教育的情绪……:访江西新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玉林
作者:尹志光 李金仁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吉安  教育  江西  历史  情绪  才子  汤显祖  解缙 
描述:自古赣地多名士。著名学者胡平在《千年沉重》、《见证江西》、《第三只眼睛看江西》中重笔描绘了江西才子辈出、书院林立的辉煌历史:吉安的文天祥、解缙、欧阳修,临川的王安石、晏殊、汤显祖,理学家朱熹,哲学家
《闺塾》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启示
作者:薛振碧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闺塾》  牡丹亭  陈最良  汤显祖  老师  杜丽娘  课文 
描述:《闺塾》是高语四册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闺塾》这出戏又称《春香闹学》,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重头戏。戏中描写的是小姐杜丽娘与丫鬟春香在闺塾中听老师陈最良授课的情景。显然,陈最
男女乔装本于阴阳——莎士比亚喜剧中假定性之探微
作者:刘源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假定性  喜剧  女主人公  阴阳  女扮男装  戏剧史  定性原则  汤显祖  戏剧活动 
描述:1.莎士比亚喜剧的假定性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深厚的运用假定性原则的传统。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就有很多运用假定性的典型例子。莎士比亚从事戏剧活动的年代,和中国的汤显祖差不多。当时欧洲和中国一样,已经有
造园说(节选)
作者:叶放  来源:中华手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庭园  造园  山水画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  生活  节选  弘扬文化  汤显祖  曹雪芹 
描述:我造庭园,因为有梦。一个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人文的创造。庭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体。文学、绘画、戏剧等,无不流传着无数于庭园中所作与庭园有关的佳篇名作。王摩诘、文待诏和李笠翁分别在他们的庭园辋川
这一场美丽的误缘 徽州余梦
作者:暂无 来源:数字生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生活  徽州古民居  视觉  汤显祖  徽派建筑  油菜地  黄山  徽商  天井  砖木结构 
描述:起意去徽州,完全是冲着意想中的风花雪月,皆因去年春天在那里遭遇的似锦繁花:金黄灿烂的油菜花、赛似白雪的梨花,还有粉红姹嫣的桃花……然而,经过再三的耽搁,待我们驱车进入安徽境内时,繁花已然凋零,碧绿的油菜地里只见零星的碎黄,枝头更只余残花败红。
文坛巨星是这样写作的
作者:李阳海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写作  蒲松龄  文坛  巴尔扎克  福楼拜  汤显祖  包法利夫人  杜丽娘  作家 
描述:材料1文坛三哭文坛上有许多的作家为写作如痴如醉,甚至痛哭流涕。(一)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其中一个。一天,他的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从椅子上滑落在地,脸色苍白,以为他病了,嚷嚷着要
智慧地图(十七)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图  智慧  后退  游戏  世界贸易组织  需求价格弹性  三国演义  汤显祖  组织结构  马致远 
描述:~~
相知,并相忘于江湖
作者:崔玉  来源:新青年(珍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忘  江湖  孔子  孟子  自然  和子  天性  无我之境  汤显祖  子贡 
描述:时常觉得,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热爱是天生的,仿佛生命内含于自然,是汤显祖所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情在知之先,情在识之外。《庄子·大宗师》篇中,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莫逆于心,相知相忘。不久子
人的发现和美的寻觅:中国剧协第二期编剧读书班讲课提纲
作者:齐致翔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  观众  发现  塑造人  汤显祖  曹操  内心  老生常谈  戏曲  戏剧 
描述:似曾相识,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乃至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