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96)
报纸(2635)
学位论文(211)
图书(134)
会议论文(8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56)
历史名人 (3944)
文化溯源 (102)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5)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821)
2013(488)
2011(604)
2010(677)
2008(643)
2007(450)
2006(320)
2004(201)
1999(151)
1997(1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75)
剧本(25)
东方艺术(19)
苏州杂志(18)
戏剧杂志(15)
南方文物(11)
中文自修(9)
今日浙江(6)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6)
中国国防报(1)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徽派建筑》面世
作者:李东元  来源:房地产导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派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建筑  汤显祖  诞生地  安徽南部  金银器  齐云山  中国京剧  黄山 
描述: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吴序恰余乏绝,劝好黄山白岳之游,不果》)徽州,古称新安,位于安徽南部的黄山与齐云山之间,风光优美,是指南针、珠算的诞生地,是中国京剧文化的故
江西省临川中学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学科带头人  抚州地区  临川  重点中学  优秀教师  拔尖人才  学校  汤显祖  王安石 
描述:人、中级63人、初级53人。市管拔尖人才2人,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或江西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11人,首批抚州地区学科带头人5人(占全区学科带头人总数的1/10),首批市学科带头人5人(占全市
论我国古代诗歌意境观念对戏曲理论的影响
作者:阮国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  戏曲理论  曲学  情景交融  结构观念  西厢记  古代戏剧  意境论  汤显祖 
描述:自《诗》、楚辞到唐诗、宋词,经过一两千年的积累、凝聚、升华,形成了中华民族以诗的观念为主体的审美模式。自兹而后,人们便侧重于以诗的观念来观照各种新兴的艺术样式,诗的观念广泛渗透于诸种文学创作和批评之中。本文试图就古代诗歌意境论对曲学的影响作
八拜之交指哪“八拜”
作者:暂无 来源:乡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明代  小说  词语  结拜  避暑  刎颈  知音  典故 
描述:经常会看到小说中提到八拜之交这个词语,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呢?八拜之交语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
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与保护
作者:李东亮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学生质疑  保护  艺术形象  牡丹亭  质疑能力  汤显祖  戏剧家 
描述: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其名作《牡丹亭》中,不但刻画了栩栩如生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艺术形象,同时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娇憨可爱、顽皮泼辣、机智聪慧的小春香的形象,也正是这个形象,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忆高宇老师
作者:匡明中  来源:艺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中国戏曲  导演  汤显祖  戏曲界  戏剧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常德市  关汉卿  湖南 
描述:,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告诉
走近临川一中
作者:高胡  来源: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滕王阁序》  唐宋八大家  牡丹亭  莎士比亚  王安石  汤显祖  中师生 
描述:一篇又一篇才子学校的华章。
香茗奇珍话黑茶
作者:暂无 来源: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茶  无污染  茯砖茶  汤显祖  茶叶  冲泡时间  自然环境  云台山  芙蓉山  紧压茶 
描述: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朝汤显祖早巳发出惊叹! 黑茶为我国的特有茶类. 安化黑茶原料上乘独特,完全得益于辽阔茶区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药名入戏
作者:远庆 王双才  来源:晚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药名  万历年间  一见钟情  汤显祖  戏剧家  金银花  白头翁 
描述:戏曲与医药,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就是受到名医朱震亨一篇文章的启发。明代万历年间,朱震亨以医术高明而著称于世。汤、朱二人交往甚笃。一天,汤显祖来到朱家
论《红梦楼》与昆曲
作者:王湜华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昆曲  汤显祖  牡丹亭  贾母  宝钗  《惊梦》  林黛玉  宝玉 
描述:深,只让人觉得用得神妙,画龙点睛;既省了篇幅,又增添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