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根者说
-
作者:王英琦 来源:寻根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根 《胡茄十八拍》 王英琦 李清照 各种衣服 《哀郢》 楚文化 海外游子 大瑶山 富甲天下
-
描述:无根者说王英琦深心里,早已把自己认定为安徽人,早已把淮河边上那一渗透著楚文化遗风的厚土,当作自己的母土,自己的生身热土。一个残酷的清晨,当我大梦初醒,终于明白我常常引以自豪聊以自慰的故乡,却
-
说“封”
-
作者:姚炳祺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疆界 土也 《说文》 《周礼》 甲骨文 封驳 明经 义符 积土
-
描述:八个“封”字,郭氏曰:“除井邑封道一字外,均与近人之建立经界无异”.③引《周礼》司徒之职与封人之掌中之两材料,证明“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详见郭著《甲研上册释封》).“封”之本义如以郭说
-
说“当春乃发生”
-
作者:周正举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瀛奎律髓 胡应麟 锦官城 杜甫 好雨 上元 刊误 纪昀 杜诗
-
描述:唱。
-
说“贰”
-
作者:黄彪 来源:云南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左传》 《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 《新华字典》 汉字 先秦文学 发展演变 语文工具书 《周礼 引申义
-
描述:说“贰”
-
说“示”
-
作者:雷汉卿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符号化处理 “象” 少数民族宗教 《周礼 甲骨文 语言哲学 引伸义 万物有灵 江苏连云港 词源义
-
描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类学、考古学资料,用文化观点揭示《说文》“示”字说解所包含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示”字构形取象之理,力求从文字演变角度说明神主由旷野进入庙堂的历程。
-
说“乏”
-
作者:臧克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义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 俞正燮 小尔雅 意思说 正部 陆德明 《周礼
-
描述:“乏”字在《说文》归《正部》,被理解为与“正”字相反的一个字;古代经书中说“反正为乏”。我们只有先弄清楚“正”取象于什么东西,才可能认识“乏”是如何“反正”的。 “正”在读平声(zhēng)时
-
说轻闲
-
作者:胡庆军 来源:求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白居易 欧阳修 诗作 皎然 郑谷 苏轼 陆游
-
描述:落钓船”。白居易的“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欧阳修的“无穷兴味闲中得”。牟融的“黄金难买一生闲”等等。无不是咏轻闲的丽诗佳句。[第一段]
-
字说
-
作者:龚令民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史 陈寅恪 太阳 许慎 代表 英国人 说文解字 化成 天地人
-
描述:如果你问英国人,太阳为什么是sun,他肯定答不上来;同样的问题假如你问中国人,估计只要上过学的都觉得你挺无聊。记得小学一年级刚识字那会,老师就不厌其烦地说,日最初是一个带点的圈,圈代表太阳,点代表
-
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
作者:张卫东 来源: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书本 迷信 孟子
-
描述:“尽信书不如无书”,意即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语出《孟子·尽心下》,宋代陆九渊也有“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
-
黄鹤说
-
作者:张泯刽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黄鹤说》
-
描述:我来,因为这里 芳草萋萋,江涛拍岸 有龟蛇之峰可栖 高山流水可伴 自由散步或亮翅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