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8520)
报纸
(1152)
学位论文
(283)
图书
(164)
会议论文
(8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07)
地方文献
(111)
才乡教育
(33)
宗教集要
(20)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8)
文化溯源
(6)
红色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1
(638)
2010
(634)
2009
(553)
2008
(500)
2004
(282)
2002
(265)
2001
(250)
2000
(187)
1999
(253)
1991
(1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97)
抚州师专学报
(9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
中国文学研究
(9)
地方财政研究
(2)
中国财经报
(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亨利A华莱士
历史影响
李觏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司马光
艺术
青苗法
农业
北宋
城镇职工
唐宋
启发方法
王安石
农田水利
儒学化
大地主阶级
革新派
社会工作
农业贷款
反传统思想
变法
大学学习
荆公学派
古典散文
《乌江亭》
《题齐安驿》
古代文学
三皈依
古诗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论美国新政“常平仓计划”受王安石经济思想的影响――兼与卜德】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07
条
李觏
思想
的核心价值探微
作者:
龚重谟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
医国
医国
未曾得君行道
未曾得君行道
描述:
”。他的
思想
直接影响了
王安石
变法,有称之为“
王安石
的先导”。他的“医国”
思想
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对我们今天深化体制改革,革除社会弊病也具有现实意义。
试论李绂方志学
思想
作者:
史五一
来源:
广西地方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清代
清代
方志学
方志学
修志之才
修志之才
描述:
李绂既是修志的实干家,又是方志学理论家,其
思想
有其独到精辟之处。他提出了“方志乃是史类”、“以诸史为宗”、“籍征考”与“资援据”、“修志之才与修志之志”等观点,对我国传统方志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很大
六经注我,我六经——简述陆九渊的经学
思想
作者:
刘玉敏
来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心学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描述: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心学一系。象山经学可说是传统经学的心学化。其心学开一代学风,对推动中国学术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著者文摘]
罗汝芳理学
思想
析述
作者:
张克伟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罗汶芳
理学
思想
良知本体
童子捧茶
描述:
罗汝芳理学
思想
析述
吴宗慈方志
思想
初探
作者:
刘柏修
来源:
修志文丛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吴宗慈方志
思想
初探
《牡丹亭》的至情
思想
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作者:
谢拥军
来源: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小说研究
戏曲小说研究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思想
至情
思想
女性情感教育
女性情感教育
描述:
变着明清女性的精神面貌。
试论陆九渊的道德主体控制
思想
作者:
谭清宣
孟颖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主体
控制
思想
描述:
陆九渊从心学立场出发,以心理合一论为逻辑起点,系统构建起道德主体控制学说,涵盖了道德主体控制的哲学基础、可能性、目标和途径以及功能和作用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孔子说诗的
思想
立场与思维方式
作者:
刘春雪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达政”
“诗可以兴”
“周礼”
描述:
生活在"礼坏乐崩"时代并以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为己任的孔子,重视诗的功用价值,以"达政"为说诗的意义基点和出发点。具体的实现途径就是以"兴"为思维方式,以道德伦理、礼义为价值归向,通过"兴"将未必尽符儒家心意的诗阐释为理想化的经典,从而实现对诗的价值诉求。
从一个细节看朱熹与陆九渊的教学
思想
作者:
许国申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思想
朱熹
《孟子》
描述:
早说与他?…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
思想
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方法
陆九渊
学思
心学
“六经注我”
“格物”
学术理路
相统一
描述:
陆九渊倡导的“六经注我”不属于文本诠释方法,而是一种为学的路径。陆九渊对“读书”、“格物”、“穷理”、“道德本心”诸问题的分析,透显了他力图使“尊德性”与“道问学”相统一的学术理路,
首页
上一页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