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活应是生物课堂建构的根基
作者:朱建  来源:中学生物教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建构  生活  情境创设  简约  趣味 
描述:学习起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可用于教学的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成为课堂建构中情境创设的素材来源。科学合理地使用源自生活的教学资源,能够使课堂变得更加简约,更加充满趣味,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益。生活
纪念逝世十周年暨乡土文学研讨会举行
作者:柳砚慧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研讨会  荷花淀派  通州区  代表作家  北京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老年人  五四新文学  中国社会主义 
描述:为了纪念著名乡土文学作家逝世10周年,“纪念著名作家逝世10周年暨乡土文学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市通州潞河中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乡土文学研究会牵头,北京作家协会、通州区人民政府
与通州档案馆的家乡情——访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
作者:莫陌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州区档案局  区档案馆    文库  北京市  乡情  记者采访  党组书记 
描述:今年,是先生逝世十周年。3月12日上午,记者采访通州区档案馆“文库”,有幸随同参加了通州区档案馆、先生夫人曾彩美女士及亲属子女进行的扫墓活动。
纪念著名作家逝世10周年暨乡土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讨会  著名作家    乡土  逝世  纪念  中国现代文学馆  通州区档案局 
描述:纪念著名作家逝世10周年暨乡土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纪念逝世十周年暨乡土文学研讨会举行
作者:柳砚慧  来源:文艺报(周二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纪念逝世十周年暨乡土文学研讨会举行
纪念张爱玲去世10周年 铭:生活不能摧毁之美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郦亮)今年正值张爱玲去世10周年。如果说,张爱玲10年前是在孤苦中离开这个世界,那么现在她已拥有了众多的崇拜者,她自己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了应该有的位置。但是,张爱玲的生活和时代毕竟
金陵十二钗应是三十六人
作者:朱淡文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庚辰本  眉批  标点法  红楼梦研究  理解  新语  八合  问题  小说 
描述: 金陵十二钗一共是三十六人,还是六十人?这问题是因对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合回的一条眉批理解不同而引起的: 树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譬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生活处处有语文
作者:张抱瑞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生活  影子  形象生动  发现  打开  王安石  宋代诗人  初春  电视节目 
描述:生活处处有语文,不知你注意过吗?只要你认真的去寻找语文,就会发现语文如同一个人的影子,紧随你我,无处不在。如果不信,那就随我来吧!
算一算生活的复利
作者:罗振宇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利  生活  王安石  富国强兵  投其所好  老百姓  梁山  粮食 
描述:宋代的王安石搞变法.他脑子里整天想的都是富国强兵.给国家挣钱.但又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有的人就投其所好,跟王安石讲,如果我们能把山东水泊梁山八百里的水全部排空。这得造多少良田.一年得打多少粮食啊。王安石一听,眼睛一亮,说.好主意。
胡应麟的小说辨伪得失考论:兼论胡应麟辨伪方法的得失
作者:许彰明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  辨伪 
描述:的不科学性,又导致他在小说辨伪的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性、随意性,甚至对同一本书前后相互抵牾等种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