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新文体
-
作者:国文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文体 红楼梦 毛衣 网络 音乐 法语课 乐和 象征意义 录音机 黄鹤
-
描述:咆哮体——多用来自嘲,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让人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
-
辞语考释刍议
-
作者:章锡良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本 中华书局本 《周礼正义》 辞书释义 《搜神记》 张煌言 《六十种曲》 南北朝 王子安 手板
-
描述::‘柳节下是州将,何须我复鞭板。’”(《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册第606页)。 “鞭板”本义指鞭子和手板,不错。可是“借指参预征战”,似无根据,为了“祛惑”,要对有关辞语,须再作一番考释。两例均为
-
关于苏轼的“辞达”说
-
作者:孙民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辞达说” 王安石科举改革 “一道德”
-
描述:纠正了当时“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
-
关于《归去来辞》写作的时地问题
-
作者:贺崇明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写作时间 想象 王安石 欧阳修 文章 古今 景物描写 问题 作者
-
描述:《归去来辞》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王安石也推崇它为“南北文章之绝唱”。可是由于文中描写的春天景象与《序》后落款的时间“十一月”不合,是以古今学者众说纷纭
-
烟花三月辞黄鹤
-
作者:暂无 来源:开心学作文(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烟花 满人
-
描述:春满人间,绿树赏心,红花悦目。幽静的树林,鸟语声声。微微湿润的空气中,散发出百花的芳香。清风阵阵,炊烟袅袅。在通向黄鹤楼的小径上,缓缓走着两个人。
-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
-
作者:徐兴无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刘歆 《公羊》 杜预 扬州学派
-
描述:其《疏证》的凡例拓展为三大研究领域,建构起刘氏《左传》学的经学体系。
-
《周礼》视阈下“狂夫驱傩”身份认证及傩戏源流新探
-
作者:章军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方相氏 狂夫 傩戏 源流
-
描述:变历程,为傩戏源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
从《周礼·地官司徒》中观儒家人本生态思想
-
作者:吉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地官 大司徒 教化 生态 人本
-
描述:上发端的,其生态思想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再推而广之运用于自然。本文从考据入手,论述了周礼地官中大司徒的执掌、周礼中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职官以及由此来证明儒家所独特的人本生态思想。
-
《周礼》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
作者:刘兴均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
描述: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
周粟·周风·周礼:谈岐山嫂子面
-
作者:傅功振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岐山嫂子面 周粟 周风 周礼 亲情文化 和文化
-
描述: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