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17)
报纸(764)
学位论文(31)
图书(31)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83)
地方文献 (37)
宗教集要 (19)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6)
红色文化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213)
2011(248)
2008(148)
2007(141)
2006(143)
2004(126)
2003(80)
1986(24)
1980(13)
1974(13)
按来源分组
农家顾问(4)
春秋(4)
戏剧之家(3)
古典文献研究(3)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1)
山野(1)
金融队伍建设(1)
中学教学参考(1)
沈阳出版社(1)
长江论坛(1)
“吃”·“饮”·“医”
作者:卢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王安石  杨万里  半山  唐诗  南宋  绝句    七绝  早餐 
描述::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
注释书中名物词训诂方法的历史演变——以《周礼》郑玄注、贾公
作者:张学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名物训诂  《周礼》 
描述:公彦倾向于只从语义这一点上切入;3)孙诒让擅长以古证古与参校求诂。文章还描述...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四)
作者:罗星明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纳兰性德  通志堂集  王安石  《春秋集注》  三传  《郡斋读书志》  《左传》  白鹿洞书院  叶梦得 
描述:经解序三孙泰山春秋尊王发微序宋,晋州孙明复先生庆历间隐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十二篇①以教授弟子。范文正、富文忠两公②言先生道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后官至殿中丞而卒。方先生卧病时,天子从韩忠献③之言,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家录...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五)
作者:罗星明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通志堂集  《春秋》之义  《周礼》  《春秋传》  《论语》  《礼》  周世宗  《易传》  《易》 
描述: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五)
从汉代注释书谈古汉语名词句法功能的变化:兼评“词类活用”说
作者:孙良明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述语  汉语名词  名词句  词类活用  谓语  功能的变化  诗经  兼评  郑笺  《周礼 
描述:句”②,就古代汉语来说,《马氏文通》讲的名代同次“同于主次”③和黎锦熙《比较文法》讲的名词在不用同动的补位④,可能是在“条件”之中.而就汉语来说名词表示判断可不用判断词,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指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名词做谓语/述语相当自由、灵活,可以说很难找
古籍译注释词的一条重要原则:谈贾公彦的"望文为义"说
作者:孙良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译注  郑注  《周礼  释词  义疏  重要原则  仪礼  郑玄注  言语环境  言语词 
描述:故以(亻卖)为买.此字所训不定,按下文所云“贵(亻卖)者”,郑注“贵卖之”;郑亦望文为义,故注不同也.]《周礼·地官下·司市》按:“下文”指《地官下·贾师》:“凡天患,禁贵(亻卖)者,使有恒贾.”“贵(亻卖)”下郑注是“贵卖之”.
汉语复句类型、疑问句型的最早分析——汉代注释书中的语法学研究
作者:孙良明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复句  疑问句  语法学  诗经  楚辞  吕氏春秋  孟子  《礼记注》  注释家  《周礼 
描述:法观与语言观》、丙《致动、意动现象的最早发现者》、丁《宾语前置现象的最早发现者》、戊《汉语词类“有解”“无解”的最早提出与划分》、己《从汉代注释书论汉语介词的表义功能》、庚《汉代注释家的词类观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新释——《滕王阁序》注释质疑
作者:杨卓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滕王阁序》  注释质疑  王羲之  新释  谢灵运  曹植  典故  曾巩  内史 
描述:宋代颍阴(今河
王安石
作者:夏敬观选注 王云五  来源: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197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王安石
和戏
作者:刘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艺术范畴  渊源  剧作家  《琵琶记》  戏剧  汤显祖  《闲情偶寄》  《春秋》  文字 
描述:和戏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范畴,但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中国和中国戏,更是迷离惝恍,“剪不断,理还乱”,令人难以捉摸。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加深对戏曲渊源的理解,进一步搞好戏曲现代戏和历史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