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的地位--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学派  理学家  儒家学说  北宋前期  学术地位  南宋后期  学术取向  儒学  诸子百家 
描述:扩大其战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幸绝大多数学者是并不如此的. 尽管在《宋元学案》并不曾给予应有的学术地位,但是,我们却必须注意到,从北宋前期直到南宋后期,渊源于澶州的一个晁氏家族,先后绵延不断地
国家衰盛在人才——王安石《材论》人才思想浅析
作者:乐马  来源:求实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当政者  基本国策  人才思想  代表作  政事  宋神宗  指导思想  爱尔维修 
描述:《材论》,是反映王安石人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议论高奇”的著作,王安石对人材与基本国策、人材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作了极为精辟的分析,有超越前人的独特见解,是王安石人材思想的基础
浅谈嘉王安石参与议榷茶问题
作者:高启明 高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榷茶  宋政府  河南大学  茶法  专卖制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欧阳修  江南  江东 
描述:《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在论述王安石嘉年间的政绩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嘉四年废除榷茶法,王安石是否参与?废除的范围如何?王安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议茶法》一文和《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
从悲凉见炽情——读王安石《桂枝香》词
作者:黄南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  炽情  桂枝  中华民族  基色  个体生命  画图  中国古代艺术  翠峰 
描述:。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两句翻译的质疑
作者:王伟丽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翻译  王安石  文言文教学  质疑  高中语文  语文课本  无所适从 
描述:能理解,但在第三段的几个句子的翻译上,却产生了分歧。第一句是该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中的“于是”,有的认为是承接上文的记游,直接译为“于是”,也有人认为应译为介宾短语“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我认为。在这里直接译为“于是”更恰当。没有必要把它看成古今异义“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
我市发现《除害安民实政碑》-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可靠的实物
作者:暂无 来源:泰安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10月10日讯 (记者 张英爱)近日,中国文博会会员张亚明得到一块珍惜刻石,经他考证是宋代的《除害安民实政碑》,记载有王安石变法内容。 张亚明介绍说,这块刻石是肥城的收藏爱好者柳金亮先生2004
东西近代化比较视野王安石变法--以国家问题为中心的新考察
作者:陈伟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市民社会  国家与社会  近代化  宗族社会  国家问题  比较视野  现代社会  马克思  国家权力 
描述:方的不同命运。
历史复习教学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以“王安石变法”一课
作者:钟汉尧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性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描述: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改变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复习方式,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只有共同构建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才能使历史高考复习实践活动产生应有的效果。
关于减轻学生学习历史负担的几点思考:从王安石变法措施得到
作者:王秀娟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减负增效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针对初中历史“主科的副科”这一特殊地位,从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措施“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得到了启示,并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情分层次教学三个方面,就初中历史学习的减负增效作一探讨。
一皮颇具特色的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专著:读《王安石教育思想研
作者:张世俊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评  王安石  教育思想  宋朝  罗传奇  吴云生 
描述:一皮颇具特色的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专著:读《王安石教育思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