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词选
作者:吴积才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选  词牌  后庭  燕子  晏殊  王安石  西湖  金陵  江南  采桑 
描述:破阵子(1)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2)梨花落后清明(3)。池上碧苔(4)三四点,叶底黄鹂(5)一两声,日长(6)飞絮(7)轻。 巧笑(8)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9)。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10
北宋“冗兵”
作者:王育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唐宋之际  冗兵  征兵制  土地占有  人身依附关系  兵农合一  军队  王安石  厢军 
描述:兵制被“兵农分离”的暮兵制所取代的必然结果。透过北宋“冗兵”问题的种种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字故事
作者:张法和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法  民间文学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王安石  流传  巧用  大学士 
描述:字,又叫拆字。是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推衍、附会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和民间文学中,流传着不少有趣的字故事。
张耒记体文作法论
作者:朱晓青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耒  苏门四学士  北宋中后期  平易自然  苏轼  文学  苏辙  曾巩 
描述:张耒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在北宋中后期文坛占有突出地位,其文学苏轼、苏辙,兼法曾巩,博采众家,为文尚气主理,自然平畅,苏轼称其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有子由之风(《答张文潜县丞
苏轼与司马光的役法之争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三峡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免役法  苏轼  苏拭  王安石新法  熙宁变法  差役法  起居舍人  熙丰变法  政治见解 
描述:辈、职务、地位的差异,司马光对苏有较多的赏识、提携,苏轼对司马光却主要是尊重、感戴。随着王安石第二次罢相,熙丰变法难以维持;更随着宋神宗之逝,政治局势发生根本性逆转。司马光入朝为相,秉承太皇太后
苏轼婉约词的创作特色
作者:何文祯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  苏武  苏轼  豪放词  晚唐五代  歌妓词  咏物词  王安石变法  杨花  《花间集》 
描述:苏轼婉约词的创作特色何文祯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也使苏轼赢得了豪迈、雄放的千古美名。他那奔放不羁、意气横逸、气魄宏大的豪放词,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苏轼
试谈有关苏轼评价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乃昌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东坡  “四人帮”  大地主阶级  儒法  改革主张  几个问题  熙宁  保守思想 
描述:响,正确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有必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一分为二的方法,对苏,轼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展开讨论。本文拟就几个问题,谈谈初步的看法。
苏轼创作动力及源泉之探讨
作者:曹思彬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创作动力  创作源泉  作家  创作题材  文学史  司马光  生活源泉  王安石变法  青年时代 
描述: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即使在日后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即使在
苏轼农村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俞浩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苏轼  现实主义精神  北宋时期  少数民族  王安石变法  墓志铭  农村诗 
描述:苏轼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作家.在他留下来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广泛地反映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而描写农村是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具体分析和探讨这类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试论苏轼岭海的咏物诗
作者:韩国强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苏轼  荔枝  苏拭  椰子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平生功业  思想轨迹  文学作品 
描述:查出他晚年的思想轨迹。 一 苏轼岭海的咏物诗的主要内容是赞美岭海的琪花佳果,抒发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苏轼在岭海的咏物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岭海琪花佳果都成了他歌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