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022)
报纸(824)
学位论文(187)
图书(150)
会议论文(4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86)
地方文献 (88)
宗教集要 (16)
红色文化 (11)
才乡教育 (11)
文化溯源 (9)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4)
按年份分组
2011(582)
2009(476)
2005(280)
2004(240)
2002(246)
2001(236)
1988(135)
1987(147)
1974(97)
1957(16)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34)
中文自修(17)
中华诗词(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9)
人文杂志(8)
财经研究(4)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1)
中国医疗保险(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四川通讯(1)
雪花
作者:邱云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雪花  王安石  谢安  梅花  韩愈  形象  洁白  天山  比喻  梨花 
描述:诗云:“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小雅》)又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夭·周南》)可见雪与花入,自古而然。至于雪与花何时何地在诗中结下不解之缘,我不得而知,但似乎下面这则故事
真实的
作者:沉戈  来源:岁月(燕赵诗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实  奥运会  毛泽东  王安石  大地震  雪灾  拉萨  骚乱  和谐  平昌 
描述:真实的
四首
作者:郭弘  来源:青海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苦恋  夜雨  相思  王安石  雨花石  卷曲  桃花扇  玄武湖  文学创作  秋夜 
描述:芭薰夜雨一夜的秋雨碎了,滴答无休,无休成满天的短箭,寒光逍遥,凌厉穿透碧绿的哀愁,千疮百孔,一把孤伞撑出天荒地老,痴情难返。一心啜泣烟蒸雾绕,蒸绕荒凉野田,夏之残翠I隍惶失意,躲避在寂的寒宵,卷曲那卷曲不尽的一伞蕉黄,墨的雨幕,默的爱声,拥跳一盏烛光昏黄的亮,悲伤清照。
为证
作者:陈立军  来源:财会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人  刘长卿  偏远乡村  柳宗元  生活现状  农村调查  寒假  进城务工  同学  王安石 
描述:大家都进城务工了,只偶尔看见江中驾船独钓的老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同学在寒假期间到"老年之家"和老人们一起画国画。他们专画白梅,画
王安石议政的政见与""性
作者:李唐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政  议政  "以议政"  "以议政"  ""性  ""性 
描述:王安石议政的政见多以议论出之,"以议论为"是王安石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他的议政是作"",而不是写政论,没有因政见的阐发而改变"带情韵以行"的审美特质.他在议政的创作中经常调动
剥皮与脱胎种种
作者:何中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清正廉明  白居易  酒坛  写真  知县  杜甫  李白  苏轼  都城 
描述: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坛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坛日日醉春风。王安石任某县县令时,清正廉明,人誉之为“铁面知县”;王调走后,继任者乃一昏庸酒徒,民斥之为“酒坛”。上便是这一现象的“写真”。
谜语、多体拾趣
作者:李清秀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谜语  多体  古诗词  王安石  纪晓岚  明代  典型  焚烧  石灰  图书 
描述:近来翻阅图书,发现不少古诗词十分有趣。一、谜语请看明代诗文家于谦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一首典型
颠倒与集句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颠倒  宋朝  次序  诗选  寺庙  醉梦  前面  登山  王安石  完全 
描述:颠倒诗选前人的,一字不改,只颠倒一下诗句的次序,意思就可以完全不同于原诗。宋朝莫子山,某日到山上去游玩,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寺庙,便禁不
“问”字怎么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  “间”字  《泊船瓜洲》  空间范围  王安石  四声  首句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竞怎么,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论李觏经济思想
作者:姚家华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思想  宋王朝  封建社会  财政收入  大地主  经济的  社会经济  封建统治者  兼并  封建国家 
描述:空前繁荣的景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一批大地主、大商人。他们同封建官僚相勾结,不断大量兼并土地,垄断着商业利益,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障碍。大地主、大商人不仅兼并中小地主和农民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