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6)
报纸(272)
学位论文(24)
图书(18)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9)
地方文献 (22)
地方风物 (13)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9)
2012(58)
2010(56)
2009(42)
2007(32)
2005(23)
2004(34)
1995(11)
1990(9)
1987(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3)
集成电路应用(2)
领导科学杂志(1)
中外管理(1)
中国经济导报(1)
国企(1)
桂海春秋(1)
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1)
上海人大月刊(1)
蛟河市:走基层 送服务 助大学生创业
作者:蛟仁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食用菌  黑木耳  蛟河  吉林省  大市场  高校毕业生  创业园  生物科技  黄松 
描述:用菌创业园区是以黄松甸镇政府为主导
创新融资渠道,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新融资渠道,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
李纪恒:坚持严字当头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服务群众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生活(云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群众  导向  “最后一公里”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工作  现场直播  活动组织 
描述: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能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
发展社会化服务应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攻目标
作者:许谷秀  来源:农村展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发展社会化服务应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攻目标
中国音乐经典文献导读 中国古代音乐史
作者:郑祖襄导读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音乐史  文献  文献  简介  简介  中国  中国  古代  古代  音乐  音乐  文献  文献  简介  简介  中国  中国 
描述:中国音乐经典文献导读 中国古代音乐史
晏几道词思想新探
作者:徐安琪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晏几道,号小山,是北宋词坛一位陆沉于下位却颇享盛名的词人,其词在当时即广为流传。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理学家程颐闻诵晏叔原‘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长短句,笑曰:‘鬼语也。’意亦赏之。士大夫以为其词有乃父临淄之
谢元淮词研究
作者:刘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元淮  思想  碎金词谱  碎金词韵 
描述:的影响,也非常重视律和韵等词体要求。在将《九宫大成》所收词乐谱辑录为《碎金词谱》后,谢元淮进一步提出以词的合乐性作为最高标准,用曲的音律来规范词作,并延请曲师编订了第二版的《碎金词谱》,成为以曲乐
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王应麟蒙研究
作者:吴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蒙书  思想 
描述:想分析。好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正确认识王应麟的价值。2008年2月,由清华大学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中心和鄞州区合作建立“王应麟学术研究基地”,并随之展开了一系列的文献整理工作,为王应麟蒙
陆九渊心学诠释思想研究
作者:彭启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心学诠释  儒学 
描述:心学诠释思想的先声。就其具体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孟子的“良心”说,是陆九渊“本心”说的思想源头,甚至作为陆核心概念的“本心”一词也直接取之于孟子。(2)孟子的“居仁由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