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3)
报纸(56)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5)
地方文献 (15)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3)
2012(22)
2010(16)
2008(7)
2000(10)
1995(12)
1993(12)
1992(8)
1988(8)
1986(10)
按来源分组
当代文坛(5)
中国档案(3)
学生·家长·社会(上)(1)
文艺人才(1)
天天新报(1)
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1)
小说评论(1)
作文周刊(初一版)(1)
新闻爱好者(1)
前线(1)
春雨点点润心田:配合第九册第1课《师恩难忘》
作者:殷志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刘绍棠  作家  师生情  故事  作者  雨点  中国文坛  古今中外  表达 
描述:师生情是古今中外无数作家反复抒写的主题,老师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频频唤起作家们温馨的情感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刘绍棠,他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刘绍棠及其创作特色
作者:王保林 孙桂森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艺术风格  短篇小说  作品  创作个性  创作道路  作家  现实主义  小说家 
描述:《新式犁杖》获得《河北文艺》小说创作三等奖。次年,他创作的《青枝绿叶》、《摆渡口》与《大
谣俗谱
作者:孙郁  来源:书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散文  沈从文  贾平凹  乡土文学  刘绍棠  作家  废名  作品  孙犁  声音 
描述:民俗学的概念没有确立前,学界对乡间民风习俗的描绘,称之为谣俗。我自己喜欢这样的称呼,可惜它没有延续下来。谣俗这个词,有一点动态的感觉,声音和色彩都有,内在的东西更广,同样形容一种事物,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一书一原一世界:《白鹿原》出版20周年回眸
作者:向岛  来源:延安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原  陈忠实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刘绍棠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历史变迁  马尔克斯  作家  出版社 
描述:版《白鹿原》发行量138万部。
欧阳昱《关键词中国》序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欧阳  出版发行  小说家  翻译家  语言  作家  诗歌  批评家 
描述:言的《关键词中国》即将
林斤澜何以在反右风暴中“漏网”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右倾  刘绍棠  知识分子  漏网  从维熙  邓友梅  北京市  汪曾棋  小说家  作家 
描述:林斤澜的名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稍显陌生,但他当年曾和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有着"短篇圣手"的美誉。林斤澜的同辈作家中,和他关系密切的,有数不清的右派: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王蒙……可林斤澜不是。在那个书面统计55万人被划为"右派"的年代,为什么林斤澜可以"漏网"呢?
物为人所用,人不能为物所累:怀念对刘绍棠的一次采访
作者:李金河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作品  大运河  作家  五十年  荷花淀派  采访  文学奖  代表性  海内外 
描述:优秀文学奖,其中许多中、短
顺其自然,书写梦想
作者:韩星鹭  来源:同学少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少年  王安石  书写  写作能力  同学  好书  脱颖而出  作家  名字 
描述: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俊康老师。他用好书做奖品,奖励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那时候的我对文学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凭借争强好胜的天性和一点儿孩子气的虚荣,为了领到奖品而努力。后来陆续读
石韫玉而山辉:刘绍棠的成功之路
作者:栾保俊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社会主义  作家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学创作  作品  中篇小说  大众文学  长篇小说  北运河 
描述:石韫玉而山辉———刘绍棠的成功之路栾保俊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从13岁(1949年)发表处女作,到目前的40多年时间里,出版、发表了12部长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
(雕刻時光)為何中國作家未獲諾貝爾文學奬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為何中國作家未獲諾貝爾文學奬? ——與舒乙談藝 諾貝爾文學奬已有百年歷史,中國本土作家至今只有提名。高行健的入圍有很大的爭執,高行健能進入優秀作家行列,但並不是最好的,拔了尖的。一九六八年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