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刘绍棠逝世十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举行
-
作者:柳砚慧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绍棠 研讨会 荷花淀派 通州区 代表作家 北京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老年人 五四新文学 中国社会主义
-
描述:为了纪念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纪念著名作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市通州潞河中学举行。这次会议由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牵头,北京作家协会、通州区人民政府
-
刘绍棠与通州档案馆的家乡情——访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刘绍棠
-
作者:莫陌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州区档案局 区档案馆 刘绍棠 文库 北京市 乡情 记者采访 党组书记
-
描述:今年,是绍棠先生逝世十周年。3月12日上午,记者采访通州区档案馆“刘绍棠文库”,有幸随同参加了通州区档案馆、绍棠先生夫人曾彩美女士及亲属子女进行的扫墓活动。
-
纪念著名作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讨会 著名作家 刘绍棠 乡土 逝世 纪念 中国现代文学馆 通州区档案局
-
描述:纪念著名作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
纪念刘绍棠逝世十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举行
-
作者:柳砚慧 来源:文艺报(周二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纪念刘绍棠逝世十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举行
-
文学书简
-
作者:周同宾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小说 贾宝玉 肖像描写 王安石 红楼梦 孪生兄弟 文学 作品 书简 仪态
-
描述:写人物肖像,多用套话,或编一篇赋、几句赞,夸张其辞地把脸皮、头发、耳目口鼻说一遍,效果极差。连名著《红楼梦》也不能免俗。如写贾宝玉:“面若中
-
纯虚词是赏析语言的另一个抓手
-
作者:李筱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词 语言 赏析 抓手 注意力 形容词 王安石 “绿”
-
描述: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
-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问题
-
作者:李忠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朗读法 语言 文本 陆九渊 语文教学 乡愁 作者 情感 济南
-
描述: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其所说的"涵咏工夫"即是对语言的品味。我们都知道文本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本中的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在此
-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
作者:朱玉麒 来源:书品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评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唐代 士族 文学 李浩
-
描述:《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
王应麟的词科学与文学
-
作者:刘珺珺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博学宏词科 博学宏词科 词科学 词科学 文学 文学 考古 考古
-
描述:本文以博学宏词科考试为切入点,研究宋末学者王应麟的词科学造诣和文学研究特点。通过对他专心于知识编目、文词考古,以文献学治词科学和文学的学术特点的探索,可以了解他是如何化虚文为实学,实现文、学互动的。
-
评《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
-
作者:罗海燕 来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理学 河北大学 元代 出版社
-
描述:后,进一步开拓,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理学与文学交叉研究的体系。这无疑给当下的元代文学研究带来一股勃勃之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