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学为世师,文为国华:小议之文
作者:唐红卫 阳海燕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骈文  古文  古文 
描述:作为北宋前期政坛、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之诗、文、词在当时均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影响;然而后世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词而忽略了诗、文。之文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学习李商隐习声律,饰歌颂的骈文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赏析
作者:暂无 来源:大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赏析
我言秋日胜春朝:论咏秋词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  文人  咏秋  咏秋 
描述: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失意文人大多借秋天来抒发自己的凄怨之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文人悲秋的传统基调。作为世所共知的太平宰相、盛世词人——走出了前人的窠臼,他的咏秋词无论是节序咏物还是伤时感怀
《珠玉词》之情中有思赏析
作者:唐红卫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理性  理性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
《山亭柳·赠歌者》赏析
作者:冯超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亭柳·赠歌者》  赏析 
描述:《珠玉词》的珠圆玉润、温柔敦厚,表现了雍容的士大夫情怀及理性的圆融,但《山亭柳·赠歌者》却是一片另类的作品,声情激越,刚慨悲凉。本文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到作者的创作动机进行了赏析。
浅析在词作中表现的人生态度
作者:包建华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思考  人生态度 
描述:是宋词的先驱者,所作《珠玉词》,也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诗集。在荣华富贵中,能保持一个清醒的人生意识,作品中充满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叹,表现出高雅脱俗的士大夫情怀。本文在对他词作分析的基础上
浅议理学对词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情中有思  典丽圆融 
描述:特色。
说不尽的平生意:解读《清平乐》(红笺小字)
作者:陶运清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笺  相思     
描述:别情相思,是人之普泛化的情感,古今一也.<清平乐>(红笺小字)短短9046字,字字句句,诉尽相思相爱相慕相知之意,情中望景,景中含情,既情深意长,又节制有序.本文着重以情感来解读,在情感的沟通中
论陌生化手法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以的《蝶恋花》英译本为例
作者:戴郁莲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陌生化  诗歌翻译  陌生化翻译 
描述:仅能给读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也丰富了译入语的文化。通过《蝶恋花》及其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说明了合理运用陌生化翻译手法的重要性。
从景物描写看词温婉含蓄的风格
作者:王丹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物描写  温婉含蓄  主观情感 
描述:诗词中,以情入景、以景达情的表现手法早已有之,在词中同样使用这种手法将描绘景物与表现情感融合起来,却表现出词人独特的写作手法。词人通过不同的手法赋予景物以情感,以表达自己的疏淡的愁思情怀,从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