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先秦时期的冰政暨有关用冰的几个问题
作者:单先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先秦时代  说文  周礼  先秦古籍  吕氏春秋  春秋左传  中原地区  马王堆一号汉墓  诗经 
描述:溶化着的冰上行走,当然会提心吊胆。“涣然
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在调整时期扎扎实实搞好标准化工作——张
作者:暂无 来源: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航空标准  标准化工作  调整时期  民品标准化  工作会议  张性  工作报告  新机研制  美国军用标准  技术标准 
描述: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航空标准化第三次工作会议。一九七二年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是整顿和健全当时处于恢复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一九七六年第二次工作会议主要是制订航空标推化五年发展规划,以及在航空工业整顿产品质量中相应地开展了技术标准质量的复查,对于加强
苏轼熙宁赴杭时期的文化意识初探
作者:唐玲玲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苏轼  文化意识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政治斗争  政治思想  文学创作  东方文化  士阶层 
描述:社会心态及创作情绪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他在这种意识驱使下所创造的文学价值,为他后来在黄州及海南时期的创作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两杭时期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周慧珍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自我形象  散文创作  杭州  表现自我  熙宁  王安石  形象显现  司马光  人文科学版 
描述:、志趣,发露了其彼时的行动事功,而这内在与外化二者的交合融汇,即使一个两杭时期的苏轼有血有肉的鲜明的自我形象显现在读者面前。
唐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儒法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柳宗元  王安石  教育领域  大地主阶级  儒家道统  司马光  韩愈  历史地位  斗争 
描述:挽救不断加剧的政治、经济危机,不断提出要求革新进步的政治主张。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决定了以韩愈、司马光为代表的儒家和以柳宗元、王安石为代表的法家之间的激烈斗争。斗争的中心仍是复古守旧还是变法革新的问题,反映在教育领域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试论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张际亮
作者:王俊义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进步思潮  进步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  封建制度  外国资本主义  黄爵滋  姚莹  张际亮 
描述:步思潮。在这一进步思潮中,张际亮虽无林、龚、魏等人影响之大,却也是“力振颓
东周秦汉时期的惧刑心理及其对丧葬习俗的影响
作者:萧安富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周秦汉  丧葬习俗  士大夫  防盗措施  《周礼  先秦时期  刑罚体系  汉文帝  《汉书·刑法志》  吕思勉 
描述:先秦时期是我国刑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刑不上大夫”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是当时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荀子云:“由士以上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必以法数制之。”①刑不上大夫,是因为春秋以前,社会教育属于官学
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思想与其《江城子》词
作者:闫笑非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江城子》  王安石  密州  变法派  文彦博  最高统治者  《滕王阁序》  具体语言环境  向往功业 
描述: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思想与其《江城子》词
宋元时期整理《战国策》的巨大成就——兼对鲍彪整理《战国策》
作者:霍旭东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曾巩  姚宏  刘向  宋元时期  师道  再评价  高诱注  巨大成就  鲍本 
描述:》,到了北宋,不仅流传不广,而且大量的脱误、散佚,已相当不完备了。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王尧臣等奉命校勘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崇文馆等皇家秘阁藏书时,所看到的《战国策》就是极不完整的本子
王安石变法时期苏轼不属于保守派——王安石、苏轼经济思想之比较
作者:曾征平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稳健派  王安石  变法 
描述: ,他更是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支持新法的观点。因此 ,苏轼应该视为经济改革中的稳健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