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06)
报纸(2056)
学位论文(123)
图书(69)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35)
历史名人 (914)
非遗保护 (3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3)
2013(344)
2012(591)
2009(447)
2008(496)
2007(319)
2005(151)
2004(119)
2001(31)
1988(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2)
中国文化报(64)
戏剧文学(42)
文艺报(23)
文艺研究(15)
文艺争鸣(6)
世界遗产(4)
北方文学(下半月)(3)
许昌学院学报(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从叙事角度看《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辗转于三教之间: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文学倾向
作者: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杜丽娘  杜丽娘  罗汝芳  罗汝芳  晚明  晚明  王思任  王思任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学理论  心学理论 
描述:汤显祖生在一个戏剧繁荣的时代,因其创作成果丰硕,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早年师承罗汝芳,兼容王阳明心学理论、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主张,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宗
从女性接受角度谈《牡丹亭·惊梦》的教学
作者:张雪莉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杜丽娘  杜丽娘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评点  评点  汤显祖  汤显祖  思想性  思想性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接受角度  接受角度 
描述:景观。明清女性积极参与《牡丹亭》演出、阅读、评点的各种艺术活动,使作品不断被搬演,400年来仍在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杜丽娘飘然归故里——汤显祖大剧院将上演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黄初晨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杜丽娘飘然归故里——汤显祖大剧院将上演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汤显祖大剧院本月好戏连台连续上演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大型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举行专场的大型交响音乐会、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大型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演出。 据汤显祖大剧院有关工作人
九成乐补
作者:  余载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中国\元代 
描述:是书首为九德之歌音图,次为九德之歌义图,次为九磬之舞缀兆图,次为九磬之舞采章图。其歌图以五声五言相配。又以六律六吕分用,与诸家乐书以十二律相生之次为旋宫七音之次者,尤其截然不同。
黄鹤高飞银发江滩
作者:胡浙洪 蓝青  来源:中国老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黄鹤高飞银发江滩
黄鹤楼下鹤奥运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一场庆“五一”迎“奥运”的音乐会在黄鹤楼公园广场上举行,这份融歌舞、曲艺、民乐为一体的文艺大餐,博得在场劳模和游客们的阵阵掌声。一组精彩的奥运时装秀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记者 苗剑 通讯员 王娟 王勇 摄影报道
古代江左的《白纻
作者:王少华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时代  民间歌舞  清商曲  地特产  孙吴  文化形态  风格特色  淮南地区  赋》  汤显祖 
描述:吴时代,轰动全国的《白鸠拂》(《白纻》),亦即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