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4)
报纸(37)
会议论文(13)
学位论文(12)
图书(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7)
才乡教育 (120)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15)
2011(13)
2010(18)
2006(10)
2001(3)
1996(4)
1992(3)
1991(4)
1988(7)
1935(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44)
中学历史教学(2)
道德与文明(2)
学理论(2)
中华书局(1)
中华诗词(1)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
新三门(1)
宋代文化研究(1)
清史研究(1)
先生应麟传
作者:林亚泉  来源:学生杂志 年份:191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先生应麟传
经学之别
作者:蔡方鹿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经学  区别 
描述:朱熹、陆九渊在治经学上存在着基本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朱熹遍注群经,陆九渊则轻视经典;在易学之太极说、阴阳说方面,在<古文尚书>"十六字心传"方面,朱双方均存在着差异.朱经学之别,正是其理学思想
陆九渊会自称为“”么?
作者:黄志强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自称  鹅湖之会  宋明理学  《历史》  人教版  发明人  朱熹 
描述:会称自己为“”么?
之争述略
作者:王守斌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之会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著名哲学家,在学术方面却坚持己见,朱学与学争论已久,通过两次争辩更能体现出来。这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王心学“减损论”: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作者:张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王心学  减损论  道德修养  知识技能 
描述:王心学“减损论”: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象山的学术渊源
作者:彭永捷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辩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实质  陆九渊  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描述:如果把握了这条主线,这一时间跨度较长时期内的哲学理论分野以及这一时期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就进一步明确了。朱之辩,也并不局限在中国儒学范围内,它也伴着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争论,传播到了古代的朝鲜和日本
试论象山的诗文创作
作者:徐国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描述:重视与探究。
明代机批评研究
作者:刘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批评  创作  理论  诗史地位  胡应麟  许学夷 
描述:前代对其总体风格的评鉴,而进一步阐释,将观点落实到作品分析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机拟古诗的评价。各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明代后期,胡应麟建构了自己的诗歌体系。将机放在完整的诗歌史上做出观照,品鉴
象山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
作者:宫哲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中国  中国 
描述:象山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
象山没有唯心主义认识论:[陆九渊]
作者:龙跃牛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认识论  认识论  中国  中国 
描述:象山没有唯心主义认识论:[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