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与阅读
-
作者:蔡宏伟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量 经典著作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王维 附议 时尚 读物 创新思维
-
描述:若有人叫停时尚读物的阅读,我肯定会附议;若有人倡导对经典著作要少读或不读,那我绝不苟同。
-
应用文阅读
-
作者:李学寨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应用文阅读 道德文章 文言文 书信 碑铭 情感倾向 曾巩 作者 奏议
-
描述:阅读提示应用文,指适用于日常生活、私人交往、社会活动的实际运用的文体,常见的有奏议、书信、碑志、祭文等。奏议,是臣下写给皇帝的书信,以议事为主,写法重视说理。书信,是用于人际交往的文书,或叙事
-
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
-
作者:宋莉莉 来源:山东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西方国家 音乐欣赏 西方国家
-
描述: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
-
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
作者:阮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的语境 诗词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较辨析 知人论 李白 批评方法 王安石 春花秋月 《将进酒》
-
描述: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
古典诗歌欣赏
-
作者:黄国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敕勒歌》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天净沙·秋思》
-
描述:有时简直就是诗。其后,人类越文明,思想越抽象,离诗的境界越远。也就是说,文明开始时,人类只懂形象思维;文明结束时,人类的脑袋已像一架机器,把一切具体的东西分解成抽象的概念了。这句名言的后半部是否正确,要待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去讨论。《敕勒歌》这首名作却使人觉得“文明”的确“以诗歌始”。据《乐府诗集》引述《乐府广题》的话,《敕勒歌》“本鲜卑语”,其后“易为齐言”。坊间不少诗选说此诗为北齐的斛律金所作;其实此诗是敕勒族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斛律金充其量是译者,或者是记载中最先吟唱此诗的人。因此,《敕勒歌》虽然未必是文明草创期的作品,做《诗经》的玄孙还嫌年轻,但由于它是敕勒族的民歌,诞生时敕勒人大概仍不十分文明,因此我们勉强把它视为该族文明茫昧期的作品也无不可。无论如何,此诗的作者肯定没有研究过四声八病、矛盾语、反讽或符号...
-
趣味对联欣赏(三)
-
作者:陈家丽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天井 王安石 上联 字数 内容丰富 读后 书圣 词语 古今
-
描述:题择婿。面试时,主考所出的上联
-
秋日古诗词欣赏
-
作者:暂无 来源:神州民俗 上半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欣赏 晏几道 阮朗归 宋朝
-
描述:阮朗归(宋) 晏几道 天边全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
李浩书法作品欣赏
-
作者:李浩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欣赏 书法
-
描述:李浩书法作品欣赏
-
王烈作品欣赏
-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烈作品欣赏
-
名师应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
作者:姚伟胜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师 阅读 读书人
-
描述: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师阅读的书应该包罗万象,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否则也成不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