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
报纸(6)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
历史名人 (3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1(10)
2008(6)
2006(3)
2005(3)
2004(4)
2002(5)
2001(1)
1990(1)
1962(1)
按来源分组
中学语文教学(5)
语文建设(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
语文教学通讯(2)
文学教育(上半月)(1)
江海学刊(1)
文学教育(1)
苏州日报(1)
语文学习(1)
当代学生(1)
汤显祖《牡丹亭·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作者:王政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描述: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
汤显祖《牡丹亭.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从人物冲突看《塾》的“背面铺粉法”
作者:雷贤平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冲突  戏剧  塾》  “背面铺粉法”  《牡丹亭》  汤显祖  语文教学  中学 
描述:戏剧一定是少不了矛盾冲突的,《塾》一场戏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看一看陈最良与春香的冲突。
论昆曲《塾》中“春香”的演绎之美
作者:翁文千  来源:才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性之“真”  舞台行动 
描述:行动线中,将春香在昆曲这一表演形式中,如何演绎,如何诠释做一分析.
九旬入殓4日后爬出棺材煮粥吃 医生称其应是脑损伤引起昏迷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九旬入殓4日后爬出棺材煮粥吃 医生称其应是脑损伤引起昏迷
戒除不良习惯 维护公益 美华协吁侨胞改进形象 侨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戒除不良习惯 维护公益 美华协吁侨胞改进形象 侨
房客纠纷法拉盛今年第七起凶杀案 悲!悲!悲! 华涉将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房客纠纷法拉盛今年第七起凶杀案 悲!悲!悲! 华涉将
基层干应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访十三大代表贵州余庆
作者:马俊民  来源:中国妇女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基层干应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访十三大代表贵州余庆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合评本牡丹亭还魂记》(以下简称三评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
尴尬人逢尴尬事——《牡丹亭·塾》中的陈最良
作者:戴元枝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塾》  陈最良  汤显祖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描述:在《塾》这出戏中,汤显祖以其生花之妙笔,塑造了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率直、敢于反抗的春香,稳重而不乏对自由渴望的杜丽娘,迂腐气十足的陈最良。作者在嘲弄陈最良的同时,又饱含着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