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还魂记》(以下简称三妇评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2007年第1期发表了刘淑丽的文章(该文还论及《才子牡丹亭》),我深表赞同,在此略作补说。
《才子牡丹亭》之男性意识
作者:王燕飞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意识  男性意识  杜丽娘  小说戏剧研究  中国古代  古代小说  汤显祖  理论研究  评点本 
描述:《才子牡丹亭》是清代诗书世家出身的才人吴震生与夫人程琼对明代汤显祖一代巨作《牡丹亭》的批点本,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评点中涉及的内容广泛,可以说是对原作深广内涵的进一步阐发。举凡字、词、句,人物的思想、语言、行动等,都可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的新探索:简评陈卫星《胡应麟与中国小说理
作者:王齐洲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  胡应麟  小说评点  西学东渐  理论研究  文言小说  研究重点  新小说  新探索  相关理论 
描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家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明清通俗小说评点和晚清西学东渐思潮下的新小说理论方面,而对于在中国古代小说家族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文言小说及其相关理论
梁启超:现代辨伪学研究第一人
作者:彭树欣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梁启超  学理论  伪书  胡应麟  理论研究  现代  中国历史  学术转型  研究法 
描述:20世纪,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辨伪学研究开始发生学术转型,由重辨伪实践转向重辨伪学理论,现代辨伪学因此诞生。在这一过程中,梁启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谓是现代辨伪学研究的第一人。梁启超的辨伪学理论研究
“其文漫灭”之我见
作者:王国彬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游褒禅山记》  文言散文  王安石  普通话  翻译  注释 
描述:的)碑文(已经)模糊
诗歌翻译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作者:余富斌 卢艳丽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分析  可译性       
描述:本文从翻译科学和艺术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方法,着重从诗歌翻译的“体”、“意”、“化”及“精确”与“模糊”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义,挖掘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桥--访翻译王英兰
作者:顾美忠  来源:新体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桥--访翻译王英兰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沈凤威在沦陷时期的电影理论研究及其价值
作者:宫浩宇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威  电影理论  解读  判断  价值 
描述:电影理论状况,并对其所应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历史价值,给出个人的初步见解与判断。
翻译观与翻译实践应是统一的——兼谈翻译研究不宜偏谈理论
作者:陈刚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  翻译实践  统一 
描述:。笔者提出:翻译观应是统一的,而非割裂的;应是一致的,而非矛盾的;应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应是辩证(客观)的,而非主观的。